Page 25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25

第一章 风能资源评估发展与风电场选址



                 其一,利用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做专做大。支持龙头企业,做专产业领域并
             迅速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特色。尤其要重点支持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等相关制
             造业的发展,实现规模化发展。其二,加强市场引导,不断拓展相关领域。除了

             继续支持风电开发商、制造商和运营商外,还应支持设计咨询、物流、检测与
             认证、机组安装、运行与维护等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不断拓展海上风电产业
             的辐射领域,吸引更多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其三,积极搭建资源整合平台,
             强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因地制宜地发挥地方优势资源,加强企业与科研机

             构的联合,促进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攻克
             技术难关,提高我国海上风电相关技术;同时,成立国家级的风能研发、检测、
             认证等中心机构,完善组织建设,加强统一管理。其四,重点扶持建立以企业为
             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彼此之间的联合,通过整

             合资源、联合创新,使企业、高校院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其五,广开渠道,
             培养人才。针对风电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
             程度,针对性开展培训活动,如开设风电专业课程、到国外学习培训、引进国
             外先进培训课程等,加快专业高精尖人才的引入,逐步建立风电人才培养体系

             构架。
                 3. 明晰建设路线
                 以专业化、规模化、集成化为发展目标,统筹海上风电开发的布局,明确产
             业发展方向。首先,以海上风电发动机组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发及生产制造为龙头,

             不断完善风电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形成体系完整、分工协作的专业化产业体系,
             加强各环节企业的协调及联系,做精各子系统,从而促进产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其次,以现有产业为基础,通过增加投入,不断提高技术水准,立足我国海上风
             电技术现状,统筹制定未来发展技术路线图,不断扩大产能,向着规模化发展方

             向不断迈进。最后,建立行业协会,并以此为纽带,加强各产业企业的联系,不
             断整合生产及科研资源,发挥集体优势及效能,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及合作的集成
             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4. 构建协调机制

                 海上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政府应该针对海上风
             电产业成立专门机构,一方面,负责各方的协调工作,与与海上风电相关的各个
             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保证产业发展的顺畅性。另一方面,集中受理海上风电场的



                                                                                     15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