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26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审批工作,理顺审批各方的关系,为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提供保障,同时简化审
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海上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海上风电因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已成为多个国家
布局的重点方向,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已成为全球海上风电
的重要市场,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因为受政策因素影响,我国海上风电产
业进入竞争性配置时代,在未来的发展中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我们科学规避风
险,紧抓时代机遇,从而促进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大跨越发展。
三、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的风环境评估及规划管控
城市化的加快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让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大量的人类生
产和生活造成城市的气候与环境状况发生着改变。根据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所的
计算,预计到 2050 年,全球在城市生活的人口数量将达到约 62 亿人。由于传统
城市规划管理在风环境问题上的关注度不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
运用较多的方式仅仅采用单一的风玫瑰图和污染系数玫瑰图,无法根据不同区域、
不同功能主导的城市空间形态规划良好舒适的气候环境。
(一)国际关于城市风环境评估以及规划管控的相关研究背景
德国学者 Kress 最早根据局地环流运行规律提出下垫面气候功能评价标准,
将城市通风系统分为需要改善风环境的作用空间、作为风源的补偿空间以及引导
风流动的通风廊道,在城市规划管控中采用“通风走廊”“绿色风廊 ” 等描述,
认为风道规划管控是基于自然空间环境与城市正厅规划建设的综合性生态实施管
理过程,需要由点及面、由线及面综合规划。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德国斯图加
特作为早期进行城市气候与环境规划管控的代表,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指导城市
风环境评估和规划。同时,在前者研究基础上,日本东京、德国卡塞尔等地区也
先后针对城市气候环境以及规划管控进行相应的研究。但随着城市日趋严重的城
市热岛效应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具体区域空间形态和环境安全问题开展风道
规划实践,编制针对特定城市区域环境的通风廊道规划技术指南。
根据国家统计局针对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所占比重的数据分析,在 2019 年城
市常住人口比重已达到了总人口的 60.6%,这一数据也标志着我国城市工业化和
城镇化发展取得了突出的进步。虽然城镇化加速发展对城市经济效益提升有着推
动意义,但是加速城镇化会增加大量的城镇人口,造成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可持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