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23

第一章 风能资源评估发展与风电场选址



             性因素众多,这也会极大地增加施工难度及成本。所以,要想促进海上风电的发
             展,就必须克服海洋地形以及施工技术等带来的难题。
                 其二,“抢装”带来的不确定风险。之所以会出现“抢装”潮,是因为我国

             政策规定,从 2022 年开始国家财政将不再对新建设海上风电项目进行补贴。为
             了获得国家的补贴支持,东部沿海各地的海上风电项目或者迅速开工建设,或者
             加快工期,一时之间形成了海上风电项目的规模化发展局面。
                 首先,“抢装”潮的出现催生出了大量的需求,使得产业链内的相关企业纷

             纷获得了大量订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完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的恶劣影响及风险。“抢装”潮使得产业链供需矛盾加剧,施工资
             源严重不足,导致海上风电项目的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其次,国内各生产厂商水平参差不齐,生产制造的海上风电机组存在质量及

             性能方面的差异,若按照原本的发展进程,在市场竞争机制的影响下会实现优胜
             劣汰,但是,“抢装”潮带来的大量订单却给所有厂商送来了发展的机会,原本
             会被市场淘汰的厂商也会因为供需矛盾而得以继续生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
             种状况已经搅乱了市场,不利于海上风电产业优良市场机制的建立,会间接影响

             相关产品的整体质量。
                 再次,为按期完成建设目标,工期被大幅缩短,一些项目不得不进行多标段
             施工,使得同一个项目的不同环节可能存在施工质量方面的差异,这会给后期项
             目的运营及维护造成较大困难。第四,随着大量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更多的新

             能源电力将会并入电网,一方面会增加并网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会对电力系统造
             成冲击。同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可能会造成产能过剩的现象。
                 最后,海上风电产业在短期内的快速发展会造成大量的人才缺口,而人才
             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这会极大地增加产业内各相关企业的责任和

             压力。
                 (2)海上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方面,我国海上风电资源量丰富。我国海岸线狭长,近海面积广阔,国家
             气候中心基于高时空分辨率风能资源数据库进行的研究显示,剔除技术性、政策

             性、经济性限制因素后,全国 25~50 米海域内 100 米高度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
             为 1.9 亿千瓦。而且随着中远海浮式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中远海风能资
             源的利用也将有较大的提升,这为我国发展海上风电提供了基础保障。另一方面,



                                                                                     13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