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87
第三章 高山风电场交通道路建设
三、影响山区风电场道路设计的要素
(一)风机设备运输
山区风电场道路工程在应用期间,其主要作用是为运输风机设备提供必要
的硬件支持,满足道路运输需求,所以在设计风机运输设备的时候要尤其注重设
备重量、设备尺寸、风机大件等各类影响要素。选择的风机容量与设备的重量、
尺寸之间存在着最为紧密的联系。根据目前国内外风力发电机市场的现状以及
国内已建风电场的装机情况,按照单机容量的大小可以将风力发电机划分为三个
级别。
2000~3000kW 级机组:单机容量在 2000~3000kW 左右,叶片长度在 45~75m
左右。这类机组技术成熟,交通运输便利、运输和吊装难度较小,已大量应用于
平原及山地风电场。
3000~4000kW 级机组:单机容量 3000~4000kW 左右,叶片长度在 65~85m
左右。这类机组对场地平坦程度和运输条件有较高的要求,目前主要安装在海上、
滩涂、平原及地形相对较为平坦、进场条件较好的山地丘陵区域。
4000~6000kW 级机组:单机容量在 4000~6000kW 左右,叶片长度在
85~100m 左右,这类风力发电机的部件属超长、超重件,运输和吊装难度很大,
目前在国内和欧美部分平原地区及地形相对较为平坦、进场条件较好的山地丘陵
区域有一定数量的安装,但随着特殊运输车辆的不断优化,将越来越多应用于复
杂山地风电场。
(二)地质、地形和环境等因素影响
相比较于平原地区的风电场道路,山地风电场具有比较复杂多样的环境、地
质条件和地形条件,难以满足风机设备运输和风机选址的要求,与此同时在施工
修建的时候具有比较庞大的工程量。按照项目要求,设计完成的山区风电场道路
必须拥有便利的交通环境,为运输和施工建设提供方便,同时还需要在风电场投
入运营以后展开科学化的维护与管理。再者,风机设备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布置风电场道路的时候,各类影响因素相互之间存在着影响和制约关系。山区
风电场道路设计要综合考虑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对排水情况、边坡情况、弃土
情况等展开充分的考量,尽可能地避免破坏山区原有的生态环境,就地取材、因
地制宜施工。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