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研究
P. 11

第一章  油气生产加工管理



             对事故责任的认定造成阻碍。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加强标准化的培训工作,
             让标准化管理深入人心,细化到每一项日常的生产活动中。而更为重要的是建立
             适当的监督机制,制定合理的监督计划,并严格执行。可以开展岗位自查,交叉

             互查的活动,作为监督计划的有力补充。
                 2. 标准化管理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
                 第一,标准化管理人员在日常生产中,管理不够深入,对细节问题落实不够。
             存在监督力度不大,监督计划不能及时有效执行的现象。这就要加强标准化管理

             人员的培训,提升标准化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感,并
             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在提高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同时,也强化管理人员的岗位责
             任意识。
                 第二,由于基层管理人员都是相应岗位的岗位负责人,因此在针对本岗位行

             使监督职能时,常常不够客观,会存在整改力度不大、瞒报等现象,致使岗位人
             员不能认真对待管理人员的监督工作,造成标准化管理无法落到实处。针对这种
             情况,应该改变基层的监督模式,对各基层岗位实行交互管理,这样既能加强岗
             位间的技术交流,培养基层管理人员一岗多能,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又能

             保证标准化管理中岗位监督的客观性。
                 3. 标准化管理的动态管理实施相对滞后
                 由于油田分析实验室要紧跟油田勘探开发步伐,实验装备的更换和实验技
             术的发展越来越快,《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的修订速度跟不上实验技术的发展
             速度。因此,企业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是实现标准内容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重要手

             段。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不能马上投入生产中去,这对标准化
             管理的实时更新造成了阻碍。因此,加快企业标准的制定、审批、实施工作是非
             常重要的。

                 4. 制定企业标准的目标偏低
                 油田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标准,有些企业标准是在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
             定,不少标准的内容只是简单地对操作方法进行描述,等同于操作规程。企业标
             准的技术指标、质量指标应该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否则企业标准的制定就失去

             了意义,更谈不上和国际接轨,争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这主要是因为油田标准
             化基础研究的力量薄弱,制定标准的通常都是普通技术人员,本身没有制定标准
             的经验,对标准化的认识不够。所以,导致制定出的标准往往水平不高。针对这



                                                                                   ·3·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