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143

第三章  美术馆展览空间设计分析



                 在各类艺术形式中,其实都不难发现有“听觉意境”的存在。唐代诗人贾岛
             有诗《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其中有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处原先用的是“推”。

             贾岛曾反复斟酌推敲这二字,最终选择了“敲”,理由则是“敲”是一个自带声
             效的动作,能反衬出夜的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而“推”并没有听觉上的生
             动感,也就难以在诗中形成“听觉”的意境。可见古代诗词中也是注重营造“听
             觉境”的。

                 诗词中都有抽象的“听觉境”,那么在现代社会的艺术展览这种实体空间中,
             就更不能忽视这个可让观众直观体验感受的“听觉境”。
                 ②“听觉境”在艺术展览中的营造
                 艺术品展是“视觉境”为主的展览,因为它的展品就是视觉艺术品。而听觉

             与视觉运用的完全是两个感官:耳和眼。那么“听觉境”和“视觉境”有什么样
             的联系,能使听觉的感受在艺术品展览中与视觉感受相和谐,并帮助其一同营造
             意境呢?下面这个调研案例或许可以解释这一点。
                 实地调研展览案例“对画:石煜作品展”,桥艺术空间,如图 3-8 所示。


















                             图 3-8  “对画:石煜作品展”,桥艺术空间

                 2016 年“对画:石煜作品展”在北京 798 艺术区的桥艺术空间举办,展出
             的是一批将绘画与音乐结合的油画作品。何以结合绘画与音乐?石煜画的是小提



                                                                                   135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