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144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Research on Exhibition and Planning in Art Museums


            琴家 AdamKostecki 的音乐课。他突破常规地将绘画创作过程置身于音乐的演奏
            现场,而不是像往常一样在安静的环境里创作。音乐带动了画笔,引导着画家的
            笔触,画家每分每秒感受着音乐的气氛,将它转化为视觉的形象记录在画板上。

            绘画与音乐,一个是视觉,一个是听觉;一个静止不变,一个随时间流动。但绘
            画和音乐都有旋律感、节奏感,一个靠形色,一个靠音律,都是由动作完成的。
            于是,绘画作品在音乐结束时也完成了它的蜕变。
                当这些带有音乐影子的画作来到了展览现场,如果干巴巴地被挂在墙上展示,

            可能观众并不容易有太多与画家的共鸣。而如果利用现场的背景音乐,直接给人
            听觉上的感官冲击,那绘画作品的精神传播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当我们还
            未进入这个展厅时,就已经听到了悠扬的小提琴曲,那便是画家创作时听到的音
            乐。我们甚至是被音乐吸引进了展厅,随之发现了这个拥有“视觉”“听觉”双

            重意境感受的美妙空间。观众欣赏画作的同时,被音乐的意境笼罩,跟随画家和
            音乐家两个人的心灵指引。
                (3)“触觉境”的营造与互动
                ①“触觉境”概述

                触觉是接触、滑动、压觉等机械刺激的总称。多数动物的触觉器是遍布全身
            的,像人的皮肤位于人的体表,依靠表皮的游离神经末梢能感受温度、痛觉、触
            觉等多种感觉。
                人在生活中任何时候都感受着触觉,触觉能通过皮肤给人带来直达全身的真

            切感受,所以在艺术、文学中常被用来辅助表达外在感受和内心境地。南宋诗人
            志南创作的诗词《绝句》中就描述了一个触觉意境: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最后两句说到蒙蒙的细雨将要沾湿衣裳,温暖的风迎面吹来,舒适宜人。皮
            肤感受到雨的湿度和风的温度,“触觉境”的营造让全诗的意境显得更加真切可感。

                ②“触觉境”在艺术展览中的营造
                艺术展览中,触觉最容易被做成与观众互动的媒介。它可以调动观众的积极
            性,提高参观的乐趣。策划者的目的是希望触觉互动环节可以让观众主动体验展



            136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