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194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第二节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异同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专业术语,无论从政府中长期规划、企
业创新发展、大专院校专业建设规划以及近年来对求职人才稀缺岗位和职位热度
分析,都不难看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已经成为耳熟能详并深受热捧的行业,两者
也常常被人们拿出来相提并论,但事实上二者之间因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
的特点,因此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本书将从两者的定义、发展历程、相互约
束的关系等角度通俗解读二者区别。
(一)定义及发展历程
1. 人工智能的基本定义及发展历程
根据人工智能学会与罗兰贝格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人工智能的定义是利用
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科学的统称,它涵盖了训练计算机使其能够完成自主学
习、判断、决策等人类行为的范畴。依据不同层级人工智能又分为弱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和超强人工智能。所谓弱人工智能是指只能专注于解决某一类特定领
域问题,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也不会有自主意识。例如,我们现在熟知的 Alpha
Go 虽然能够轻松战胜人类围棋世界冠军,但其所有的软硬件功能只能为围棋服
务,因此属于这一范畴;强人工智能是指能够真正具有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智
能机器,这种机器既有知觉又具备自我意识,能够快速、独立地完成思考、计划、
抽象思维以及所有人类大脑能完成的各种脑力劳动,而且这一阶段的人工智能已
经具备对“生存”和“安全”的渴求,电影《人工智能》中的大卫正是属于这一
范畴;超人工智能的计算和思维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人类预想,其观察和思考的范
围已经为人类难以理解。从以上分析可见,目前我们所有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也
仅仅止步于弱人工智能领域。
从 1950 年图灵第一次提出对人工智能的设想,继而 1956 年达特茅斯会议
AI 正式诞生,人工智能发展经历了这几个阶段:1956~1976 年研究不聚焦,但市
场期望过高的第一阶段;1976~1986 年,探索商业化但迅速被替代的第二阶段;
到从 1997 年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冠军开始至今的设施就位,与应用结合,但存在
非理性繁荣的第三阶段。今天,伴随着物联网、大规模并行计算、深度学习算法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