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My FlipBook
P. 13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二)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

                 1. 财务活动
                 企业资金运动过程是资金形态的不断转化及资金增值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
            财务活动实现的。所谓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投资、营运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其中

            筹资活动是资金运动的前提,投资活动是资金运动的关键,分配活动是作为投资成果进行
            的,体现了企业投资与筹资的目标要求。
                 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筹资活动是资金运动的起点。所谓筹

            集资金,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所需资金的过程。无论企业
            采取何种渠道和方式筹集资金,其途径不外乎以下 3 种:一是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即
            企业的资本金和资本公积金;二是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形成的积累,即盈余公积金和未

            分配利润,它和前一种资金合称为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形成所有者权益的资金称为权益资
            金;三是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即企业的负债,形成企业负债的资金称为负债资金。在筹

            资过程中,既要合理确定筹资总量和时间,选择好筹资渠道和方式,又要降低资金成本,
            合理确定资金结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降低财务风险。
                 资金的营运是把筹集到的资金合理地投放到生产经营的各项资产上,是对各种资产的

            投资和营运过程。按资金占用时间的长短通常将资金营运分为长期资金的营运和短期资金
            的营运。长期资金的营运包括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和其他

            资产项目的投资;短期资金的营运包括原材料、商品等的采购活动,当然也包括资金占用
            时间长短不一的证券投资等。通常将长期资金的管理纳入“投资管理”,短期资金的管理
            纳入“营运资金管理”。

                 投资是筹资的目的和归宿,也是筹资的实现和保证。在投资过程中,既要确定投资的
            规模,分析各种投资的经济效益,又要合理安排投资结构,以求降低投资风险。
                 资金的分配就是将企业取得的经营收入进行分配。企业通过投资过程取得收入,包括

            营业收入、投资收益等。将取得的收入用以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缴纳流转税(如增值税、
            消费税等)之后就形成了企业的息税前收益。息税前收益首先用于支付债权人的利息,依
            法缴纳所得税后向投资者分配。利息是在缴纳所得税前进行分配的,而支付给投资者的利

            润是在税后进行的。这里的税前与税后的不同就影响着两种资金的使用成本,因此在筹资
            过程中要对此予以考虑。同时需要明确的是,支付利息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不论企业是否

            有利润,都必须向债权人支付利息,而向投资人分配利润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盈利情
            况,不构成法定义务。
                 在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每个环节管理得好坏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有了较好的筹资

            管理,就会有较多的投资机会和较低的投资成本,以及较多的收益以供分配;有了较好的
            长短期投资管理,就会实现较多的利润,提供较多的资金;有了较好的利润分配管理,就

            能调动投资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筹资途径和投资机会。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时,
          4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