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117

3.
                                                                双向沟通—心有所向,经营和谐家庭关系




                 Linda在隔代养育工作坊分享奶奶照顾孙女的日常。奶奶碰到白天和孙女互

             动可爱,搞笑的场景,会拍小视频发到他们组建的家庭群,让Linda和先生在白
             天上班的时候,也不会错过宝宝的成长。记得他们宝宝十个月的时候,尝试自己
             站起来,从双腿弯曲蹲下来,身子晃了晃,然后慢慢一点一点的站起来,奶奶在
             一旁鼓励和叫好,这个视频被奶奶完整地记录下来。当Linda看到时,禁不住热

             泪盈眶,感受到了奶奶的用心和宝宝成长的努力。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上幼儿园
             了,白天不需要奶奶的悉心照料了,奶奶又不甘寂寞,在网络上找到了自己的兴
             趣—拍抖音!她会用孩子穿不下的漂亮小衣服做头饰,拼接漂亮的裙子和围
             巾,自己穿着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拍成小视频发布在抖音上,然后分享到微

             信朋友圈中。Linda和先生还有在家乡的兄弟姐妹,会经常关注奶奶的朋友圈更
             新,一有新的动态,就点赞一片,甚至去抖音给奶奶打赏礼物。Linda和婆家的
             其他亲戚,也会在朋友圈互动,感觉家人之间其乐融融。一部手机似乎跨越了两
             代人间交流的鸿沟。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提供多
             种多样的渠道,某种程度上使家庭成员间可以随时互相关注、交流情感,丰富的
             虚拟场景也提高了家庭互动的趣味性,以多种感官延伸“家”的感觉,增进家庭
             凝聚力和每个人的归属感。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移动式家

             庭。很多人和父母、子女或者爱人长期分离两地,甚至都不在同一个国家,网络
             沟通也缓解了异地分居特殊的焦虑和流离失所的感觉。尤其当子女在外打拼,碰
             到挫折逆境时,经常会渴望寻求“家”的安全感和情感能量,这个时候,也许只
             是拿起手机和父母视频一下,看到父母展露笑颜,听到父母熟悉的声音,甚至是

             家乡熟悉的场景,家庭支持的力量似乎就在自己身边。对于子女而言,随时可以
             得到父母支持的力量感会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对于父
             辈来说,感受到子女对家的渴望和需求后,可以减轻孩子不在身边的失落感和空
             巢的感受。家,是停泊的港湾,当船在大海上飘荡时,网络把家人联结在一起,

             成为了移动的港湾,使我们随时能够体验家的深情。利用网络沟通有跨越空间地
             域的好处,按道理来说,离家越远,思乡越浓。但在Facebook大数据却显示地理
             距离的拉大与亲子线上交流没有什么正向关系。虽然是西方的数据,但是也充分





                                                                                    103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