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
P. 110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
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所以,决策与评价是不可分割的,并且是交错进行。这
类的模型又可分为两类:首先,单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
模型,求极值的模型等。其次,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如线性加权模型、成本效
益分析模型、模糊分析模型等。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发展战略及区域农业结构的调整
一、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一)区域规模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在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具有
绿色、生态、高效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综合中国一
些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目前,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规模范围特征
可以概括出以农户为单位的微循环模式、以村镇为单位的中循环模式、以县区为
单位的大循环模式等三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以农户为单位的微循环模式
农户是农村、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是最小且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以
农户为单位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对于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来说都较为适用。以农
户为基本单位的微观循环经济模式对于农户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资源、能源节
约,实现废弃物的循环、高效再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以农户
为单位的微循环模式在中国农村中比较多见,单个农户利用自家的耕地、庭院将
种植、养殖业相结合,实现秸秆、粪便等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庭院式循环经济模
式。农户充分利用自家耕地、庭院及周围的相对有限的空间,将种植业与养殖业
紧密结合,如修建沼气池处理牲畜粪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产生沼气,既能够节
约煤炭又能为家庭生活提供清洁能源,还有助于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增加有机肥
料的供给。以庭院经济为主的微循环模式能够把农户的居住环境与农业生产的生
态环境实现有机结合。在以农户为单位的微循环模式中,通过建设农户的耕地、
庭院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消费—农业再生资源—家庭生活—田间的物质能量
闭环循环系统,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升资源循环再利用率,提高以农户为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