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5 -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
P. 165
第五章 农业园区的管理
战略,而创新性策略则要具备结构的灵活性。因此,对于制度、技术与管理创新
的科研基地,必须构建信息自由流动、正规化、结构扁平与决策分权化的结构组
织,结合市场的运作规律与实际需求来引进人才,及时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农
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区与农产品精加工的龙头企业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还应
建立更为完善的研发机制,即组织开发、技术引进、试验、创新、转化与组装的
研发组织活动。在服务层面,基地的管理委员会要及时提供实物服务与功能服务,
以提高服务水平。
(二)及时拓展融资渠道
若想强化农业科研基地建设,必须具备足够的资金,才可引入先进的技术、
人才与设备,必须搭建科学的融资机制,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发挥出政府部门的
引导功能,重视招商引资,及时制定出关于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
企业前来投资,从而丰富科研基地建设的资金系统,可为科研基地发展做好资金
准备工作。
(三)优化人才聚集与培养机制
人才是支撑科研基地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农业科研基地高效运行的
重要基础。对此,必须构建完善的人才聚集和培养机制,积极引入高素质人才,
形成更为科学而规范的培养机制,让科研人员拥有更具创新性、现代化的科研思
维,开展更为先进的科研试验,这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路径。科研基地应定期
组织人才团队开展集体进修与学习,聘请现下最为专业的科研专家莅临指导与授
课,将最新农业科研思想传递给科研人员,这是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欲望的重要
前提。
(四)构建成果孵化机制
农业科研基地的构建应以科技研发为核心目标,在搭建好农产品生产链的条
件下,及时引进新产品,等到科研试验成功之后,可开展规模化的推广。科研人
员应及时引入先进的技术成果,实现对先进技术的组装与集成处理,在周边范围
内进行推广,以提高基地科研水平。同时,还要不断加快技术的转化效率,提高
基地中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与效益。对现有的技术应进行创新,在整个科研基地内
开展二次孵化,构建与完善成果孵化机制,从而提高科研技术水平。
(五)完善投资方运行机制
目前,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应以市场基本运行机制为前提,加强对投资方业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