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26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创设各种适合学生欣赏的情境、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注意
             力,帮助引导学生注意倾听音乐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始终保持对音乐的新鲜感。音乐
             家阿里斯托克森说:“用记忆把握产生的东西。因为用别的方法不可能跟踪音乐”。
             我们知道,记忆最好的方法是重复,但绝不是机械地重复。音乐记忆力的培养,应贯
             穿于各个教学内容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可以

             借鉴以下几种培养音乐记忆力的方法:
                  ①练习默唱,默唱既是培养记忆力的方法,也是锻炼内心听觉的途径。
                  ②用听音模唱的形式锻炼记忆。让学生分乐句听,听到一个乐句后,启发学生的

             思维,使学生有个思维的过程,再模唱或模奏出来。
                  ③让学生背唱一些中外优秀的音乐主题或片段,记忆作品中的名称、作者,主要
             旋律及表现手法等,逐步提高音乐记忆能力。
                  ④演唱和演奏是记忆的最好方式。只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记忆,才是最深刻牢
             固的记忆。

                  音响感知能力是在音乐欣赏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发展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开拓
             各种途径、方法,努力去培养、引导,那么,学生的欣赏经验就会不断丰富,欣赏范
             围就会不断扩大,感知音乐的能力也一定会不断提高和完善。



                   第三节  在欣赏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音乐


                  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是时下中小学教师们经常挂嘴边的话题,且又是常为之困扰

             的问题。看了很多公开课,也看了很多文章,有的说让学生在课堂上参加表演就是参
             与;有的说能参与讨论就是参与;有的认为只要在课堂中动起来就是参与……说来论
             去,教师还是对参与教学的认识不很清晰,而且这种潜意识中对参与教学模式的理
             解,必然制约着教师们的教学行为。

                  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既重过程也重
             结果。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时常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只要过程不重结果,总以为学
             生参与了,师生互动了,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可实际上,参与的有效性又如何呢?参
             与教学、师生互动是手段也是过程,目的是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但偏离了教学目标

             的参与,是无效的参与,是无意义的参与。郭声健博士说:“艺术教育育人目标得以
             实现的前提之一是艺术教育必须成为艺术化的、审美的教育。通过让学生参与艺术审
             美活动,获得审美体验,进而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因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音
             乐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一种审美愉悦的体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

             不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那么,对于欣赏教学来说,这个过程应该主要是一个在教


             • 12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