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34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4.图画参与教学
1)画曲式结构,化抽象为直观
德国音乐家舒曼有一句格言:“除非你已经了解曲式,否则你永远无法弄懂音
乐。”在听赏教学中,为调动学生的听觉注意力,使学生真正深入到音乐中去,教师
要根据作品的结构设计出曲式结构图,学生结合图示听赏,按照乐曲的结构去了解主
题的发展。老师只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音乐,让他们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很快
琢磨音乐本身的现象。听赏过程学生不会感到困难,心态也会放松,因为通过图示能
把握听音乐的全过程,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美感,这个过程也是一
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例如,欣赏德沃夏克的《幽默曲》,让学生在听后用不同色彩表示乐曲中三个乐
段的情绪,结果大部分学生会用红色或是橙黄色表记第一、三乐段,以表示欢快的情
绪;而用蓝色或灰色表记中间段那忧郁的情绪。在对待低年级的小学生时,可以用更
直观的图形(如苹果鸭梨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他们表示所听赏乐曲的曲式结构。
2)画音乐形象,化流动为静止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它以非静态的形式表达意境,音乐艺术是在时间中展现的,
时间是一切音乐形式存在的关键因素,音响必须在相应的时间与空间内发生变化。各
种音乐要素都在其时间内得以体现,时间停滞了,音乐也就不再存在。音乐欣赏课
上,学生在聆听一首优秀的乐曲之后,内心会产生难以名状的感触,这时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用另一种方式“锁”住音乐,学生可运用他们通感的能力,用绘画的手法表现
出所欣赏音乐的内涵或是音乐给他们留下的听觉印象。通感是之指不同感官之间的联
系和通用,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书中说:“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
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身体的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在学生
聆听音乐作品时,可以运用通感展开想象,并借助绘画的手段,将个人感受描绘为色
彩斑斓的图画,将无形的音乐表现为可视的画面。
例如,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音乐。一种色调能表现出一种情绪,而一段乐曲也能
体现一种情绪,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音乐也就出现了另一种理解方式。《口哨与小
狗》是低年级学生欣赏的教学内容,先让学生完整地体会乐曲情绪,然后提问:“欢
乐的情绪应当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呢?”并适时地启发学生“当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
在鲜艳的花朵中,我们会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在教师思路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
象。有的回答:“用红色”;有的回答:“用绿色”等。于是随着乐曲的进行,这几
种颜色也在学生的笔下波浪式前进。当乐曲舒缓时,线条几乎是平直的;当乐曲激烈
时,线条又变得起伏不定。这些都是随着学生对乐曲的理解而产生的。
教师可以根据乐曲设计图形谱,这是一种很有特点的也很有效果的欣赏音乐的方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