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36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让他们在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同时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图形谱。
5.讨论参与教学
讨论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它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体现以学生为主
体的原则,讨论是使学生关注到一定思考范围内可能存在的诸多想法的最有效的方法
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的方式让学生来认知真理,但这种方法是间接的,不容易
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样的观点和内容,再没有比学生亲自听自己的同伴解说更好的办
法了。当与自己的观点相反的看法是由同伴很自然的讲出来,而不是通过课本文字或
老师讲解传授的,学生会很敏感地注意到这些看法。当大家碰到困难时,无论是谁提
出的,都会对大家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到的音乐形象是不同
的,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也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机会。开展讨论式教学法改变了以
往单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宽容活泼的学习方式以及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教学面貌大为改观。听赏中的讨论课分为各种形式,如小组讨论、集体论争、师生共
同讨论。讨论的内容可以是情感情绪的讨论、情境情节的讨论、乐器音色演奏技巧的
讨论,讨论中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开阔了学生的思想,拓宽了知识
范围,使学生学到了许多从教师和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如欣赏《保卫黄河》,教师
请学生听歌曲,并思考问题:“作者运用了哪些音乐表现手法使歌曲听起来振奋人
心、斗志昂扬?”倾听后,学生们按小组分别从节奏、旋律、力度、速度、演唱形式
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之后,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我们所讨论的内容都在为歌曲服务,
紧凑的节奏、跳跃起伏的旋律、较强的力度、稍快的速度以及轮唱形式使歌曲铿锵有
力,充满热情,十分形象地表现了中国人民此起彼伏、汹涌澎湃的抗日浪潮。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参与音乐,都符合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的规律。下面的课例
中,教师启发学生在欣赏教学中,选择任何一种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
解和感受,就是一种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好方式。
参与音乐的形式有很多,如以上所述。本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各种形式,如
画图、律动、哼唱等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音乐作品,把握音乐形象。
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看出,教师是在尝试着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分
析音乐作品的能力。这不仅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他们多种感官在愉悦中
获得音乐的记忆,加深他们对乐曲情绪、结构的理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
生全身心地参与音乐的教学思想。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认为,知识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与人的头脑中
的,而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人们充实新知识的过程
叫做认识,而认识过程的结果是产生知识。人类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与社
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人们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途径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