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0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可以这样说,当今教育
的主要特征是培养有创造能力和不断探索精神的人才。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
创造力冲动,培养发展人的直觉能力和想象力,这一点早已得到世人认可。李岚清在
一次有关提高学生音乐修养是美育修养的一部分谈话时曾经说过:“音乐的美育功能
不只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开发人的想象
力和创意动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对社会的文明进步
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未来世界的竞争实
质是人才的竞争,而具备生产能力与竞争能力的人才必然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在我国普及音乐教育欣赏课上,学生通过所欣赏的乐曲,根据个人对作品的理解,通
过绘画、文学或打击乐器表现出来。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学生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音
响,创造性地体验其情感,创造性地进行联想与想象。这类创造性的音乐教育活动对
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如在欣赏教学中,教师以为提出这样的问
题:“音乐表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好象看到了什么?”就是发展学生
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从人的音乐审美要求上看,引发学生的想
象与联想不只是停滞在感官愉悦的水平上,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很重要的
作用。
如何认识理解欣赏教学中的想象与联想呢?张前教授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一
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想象,是人类的一种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心理学上又把它
具体地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在过去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重新
改造和组合,创造新表象的心理活动。创造想象是新形象、新事物和新成果产生的前
提。再造想象,是指按照已有事物的描述和表现,再造出这个事物形象的心理活动。
音乐欣赏就其性质来说,属于再造想象活动。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
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也属于再现已有形象的心理活动。那么,为了使想象与联想这
一心理活动在整个音乐欣赏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发
展和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一、音乐欣赏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想象与联想是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和能力。一方面由于音乐
表现手段的局限性,在通过音响进行艺术表现的时候,不能直接把现实生活的具体形
象和作者的思想观念以具体的音乐形式传达给人们,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过程中通过
想象和联想的心理活动去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音乐。另一方面,就是我们通常了解的描
绘性或造型性的音乐,如这种音乐表现手法描绘的自然风光、人物形象等。但是,无
论音乐对客观世界描绘得怎样形象生动,它毕竟还是一种声音形象。只有通过我们的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