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50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的音乐课都把很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花在了看谱划拍、看谱读词、看谱唱词上,而教师
             则花费更多精力周旋在如何解决谱子上的节奏、唱名、变化音等难点之间。这样无形
             之间,在学生和音乐学习之间隔起一道厚重的墙,使学生“望谱生畏”!学生们学习
             起来不仅觉得枯燥,而且觉得音乐是那样难懂,久而久之,便挫伤了他们学习音乐的
             积极性,浇熄了学生对音乐学习满腔的热情。到头来,学生不但乐谱没有学会,基本

             的音乐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还影响了学生本来的学习积极性,冲淡了
             学习兴趣。识谱学习真的这么难吗?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之
             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

             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于目
             标不明确,我们常常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把工具作为了能力。因此,无视或牺牲学生
             兴趣和需要去换取单纯的知识技能的现状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从而去改变学生被动
             的接受诸多脱离生活和审美的知识、技能学习的局面。于是,如何提高识谱教学的质
             量,进而探究出识谱教学的规律,变成了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识谱?二是如何进行识谱
             教学?
                  新课标的实施使我们认识到识谱教学是表现音乐、学习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是中小学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从
             音乐的历史来看,乐谱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没有乐谱就无法记录稍纵即
             逝的音乐,就会给音乐的保存、传播、学习带来困难,鉴赏音乐、歌唱、乐器演奏和
             创作活动等都需要乐谱加以记录和表达。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识谱教学。曹理老
             师说:“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一方面理解与掌握音乐要建立在音乐感受力基础上;另

             一方面,真正理解与感受音乐没有音乐基础知识和乐谱等技能是很难实现的,二者互
             为条件。学生只有逐步具备独立的识谱能力,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感到音乐
             表现手段的丰富与多样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学音乐的内涵,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感

             受。”以上所述,我们更能清楚地认识到识谱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识谱学习的价
             值。因此,我们应该在尊重识谱教学在音乐教学内容中的地位的同时,探寻新的、科
             学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音乐教学方式和方法,把识谱教学有机地渗透到音乐审美体
             验中去。
                  识谱教学应该在不脱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智力条件以及音乐兴趣这些大前

             提下来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前提决定着学生识谱学习的成败与识谱能力的水
             准。因为音乐感知能力、智力条件是学生学习识谱的基础,音乐兴趣则是他们学习识
             谱的动力,是学习识谱的心理基础。音乐特级教师章连启说:“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应该渗透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应使学生在有兴趣、有追求的前提下去掌握。”换


             • 36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