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54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加具体,学生直接了解了渐弱的音响特点。通过教师准确形象的范唱,将歌曲的强弱
进行鲜明对比,使学生直接在聆听中了解了两种力度记号对演唱的作用与影响。随后
学生模仿演唱,完成了对两个力度记号的实践。最后教师对这两个记号的作用进行梳
理,以此实现学生对力度记号从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认知。
以往很多教师会从音乐记号强(f)、弱(p)切入,先让学生认识这两个记号,
随后针对乐谱用语言反复指导学生哪里是强的、哪里是弱的、哪里是渐弱的等。这种
方式过多地强调了语言的解释、乐谱的认读,而忽略了音乐本身强与弱对比的音响特
点。诸如此类,音色、高低、快慢甚至风格等都应该在对比中识别,也只有在对比中
听到的才会让学生产生准确的判断与音乐记忆。
二、明确聆听具体要求
音乐的聆听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因此在聆听音乐作品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已具
备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聆听要求以及必须关注的音乐内容。有效聆
听音乐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的音乐作品提出具体聆听要求。比如,欣赏突出音
色的音乐作品,我们可以明确要求学生听乐器的演奏形式和音色特征;对以节奏为主
要特征的作品,我们就要让学生注意音乐的节奏和节拍特点;以旋律为主要特征的作
品,就让学生多听辨旋律的走向特点等;对于音乐音响,教师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把握
音响的整体情绪,在复听时,则让学生认真聆听音响中最有特点、最具特色的音乐重
要段落,然后,再听音乐怎样把这些个别段落部分联系成为整体。总之,在学生音乐
聆听的具体要求上,我们教师应精选音乐作品,注意风格、体裁、题材的多样性,并
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以音乐作品风格特征以及学生实际的音乐知识结构、能力水平
为基础,并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导入、深化。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建构
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体系,学生应该感受、体验、掌握、理解哪些必要的音乐文化、
知识、技能,做到心中有数,不同的年级都有不同的层次与要求,应做到科学性、连
贯性、系统性、可行性。
音乐课程具有以美育人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
格,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不变的追
求。不管是感受与欣赏、表现,还是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效聆听是学习任何一
个领域的内容的基础。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提倡自主理解,促成习惯养
成,使有效聆听成为培养学生音乐能力、提升音乐素养的第一步,启发学生在聆听中
达成审美体验,并终身拥有这份审美情怀,成为真正具有“音乐耳朵”的幸福之人。
期待我们的音乐教学如泰戈尔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拥有面对一
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