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62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谱,这些方法主要是辅助五线谱的学习。
                 (四)视唱乐谱
                  有了以上的节奏、音高相结合的学习基础,就等于积累了歌唱与视唱的经验,因
             此,教学中就可以进行简单的视唱练习。但是,视唱练习不能忽视了音准,还要在调
             动听觉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听教师弹奏或演唱,学生随琴模唱,再边拍节奏边练唱。
                  b.将合唱的歌曲去掉歌词,只练唱歌谱。
                  c.把熟悉的歌曲中的歌谱去掉节奏,让学生练唱每个音高。

                  d.师生接唱,难唱的、复杂的小节老师唱,简单的小节学生唱。

                 三、认识调式和调性

                  旋律的运动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的调式、调性之上的。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使用
             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调式、调性感。一般来说,课堂里使用两种读谱方

             法: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首调唱名法的特点是唱名在谱表上可以自由移动,
             调式音阶终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清晰、明确。音程关系明确、调式感强。相对于首调唱
             名法,固定调唱名法的唱名在谱表上是固定的,唱名与音名一一对应,容易辨认。

             但受到调号的限制,音准难以固定,但也有其优点,如记谱方便、准确,音高关系一
             目了然等,结合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中小学音乐课堂多使用首调唱名法来
             进行教学。所谓调性,它表示旋律总是依据一个特定调式音阶中的音从而具有的倾向
             性和终止感。如《闪烁的小星》,是一首大调式歌曲,旋律 sol、do 常出现,结束音
             是 do,大部分学生唱的歌曲是大调式的,从 do 到 do;还有的基于五声调式,以 do、

             re、mi、sol、la 组成音阶,以其中的任何一个音为主音,如 re 到 re,la 到 la 等。明
             确歌曲的调式,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表现歌曲的艺术风格,也为和声教学做出准备。所
             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个环节的学习,我们要通过以下练习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并

             能区别大、小调的旋律,区别大、小调的主音及五声调式的音乐。以下是几种常用的
             方法:
                  ①练唱、听辨大小调音阶、五声调式音阶。
                  ②引导学生确定歌曲中的乐音成分,弄清是五音?六音?还是七音?
                  ③体验歌曲中各乐音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分析各音的稳定性如何?判断哪个音

             是主音?再确定歌曲的调式。
                  ④教师唱学生熟悉的歌曲,在唱结束音前停止,启发学生讨论,请他们唱出结束
             音,培养学生对于主音的倾向意识。

                  ⑤听记、填写旋律结束音。


             • 48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