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60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如歌曲《其多列》,× × × │× × ×│ × × × ×│ × × ×‖教师先教会学生读
出节奏,可以按柯达依教学法中的节奏读法,也可以设计各种读法,如各种动物的叫
声、锣鼓声、劳动的声音等。再从其他熟悉的歌曲中找出其中相同的节奏,进行巩固
练习。
②按歌曲乐句的顺序排列节奏,教师将学生熟悉的歌曲的节奏一句句写在卡片
上,请学生练唱歌曲,并将卡片按歌曲乐句顺序摆好。如歌曲《大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教师将各种节奏写在黑板上,写成一行,请学生读或拍,学生边读教师边擦,
③教师将各种节奏写在黑板上,写成一行,请学生读或拍,学生边读教师边擦,每读一次擦掉
每读一次擦掉前边第一个节奏,学生读第二次时从头开始读,直到擦完。
前边第一个节奏,学生读第二次时从头开始读,直到擦完。
④让学生将唱熟的歌曲中的节奏写出来。
④让学生将唱熟的歌曲中的节奏写出来。
二、视唱旋律
二、视唱旋律
霍夫曼说:“音乐里面最先存在的、最能够用一种神奇的魔力把握着人们的情感的、最美的东西,
霍夫曼说:“音乐里面最先存在的、最能够用一种神奇的魔力把握着人们的情感
就是旋律。”确实,旋律是直接表现人的情感和直接影响人的情感的事物,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旋律
的、最美的东西,就是旋律。”确实,旋律是直接表现人的情感和直接影响人的情感
的学习非常重要。学习旋律的途径是多样的:
的事物,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旋律的学习非常重要。学习旋律的途径是多样的:
(一)感受声音的高低
(一)感受声音的高低
旋律是音乐中一个横向发展的统一体,人们对旋律是通过对整体的感知而获得的。感知旋律主
旋律是音乐中一个横向发展的统一体,人们对旋律是通过对整体的感知而获得
要在于对音的高低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对音高的体验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去探索和实验,
的。感知旋律主要在于对音的高低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对音高的体验开始,
得到不同的音高的体验。在教学中,有很多活动可以用来发展对音高的感受力。如:
以不同的方式去探索和实验,得到不同的音高的体验。在教学中,有很多活动可以用
a.让学生敲击物体、在钢琴上弹奏、学听动物的叫声等感受音的高低。他们会发现大的物体发
来发展对音高的感受力。如:
出的声音低,小的物体声音则高。
a.让学生敲击物体、在钢琴上弹奏、学听动物的叫声等感受音的高低。他们会发
b.通过听唱旋律体验音的高低。
现大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小的物体声音则高。
c.用手势表示音的高低,如柯达依手势等。
b.通过听唱旋律体验音的高低。
d.用体态表示音的高低。
读谱知识和视唱听音教学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阶石,要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感
受音乐,没有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教学作后盾是很难想象的。学生具备了独立识谱能力,
• 46 •
学会运用乐谱来学习音乐,他们一定会感到音乐表现手段的丰富和多样化。
(二)体验旋律的走向
旋律运动是多方向的,包括旋律的上行、下行、平行、级进、跳进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表现
他们对旋律运动的理解,即对于旋律线的理解。这是旋律记忆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音乐
旋律是相当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所以教学的第一步应当是对旋律线的认知和理解。教学中可
以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感知旋律线。
①用手势或笔画出旋律线,了解旋律线进行的方向。如歌曲《法国号》。
- 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