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信息的脉络
P. 152
·信息的脉络·
不具备,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也逐渐败下阵来。于是人工智能再次陷入低潮,这种
低潮从其他方面解释其实是无意义的,主要还是技术本身的实现程度支撑不起足
够多的应用。当一种技术并没有在商业中深度渗透进去,自身又需要较多的研究
资源,也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让人看到高额投入肯定会产生效果时,那么它遇冷
的可能性就变得极大。过于乐观的估计,即令全社会的资源蜂拥而至,也使得人
们期望变得过高。时光荏苒,当大家发现人工智能承诺无法兑现时,虚幻的泡沫
便注定要破灭。
尽管明斯基和佩珀特的书对这一领域产生了冷却性的影响,但神经网络研
究领域的一小部分核心群体仍然坚持了下来,特别是在罗森布拉特的认知心理学
领域。
最近几年,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统计学和大数据。由于计算能力的
大幅提高,这些技术曾经取得过某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
相信,虽然这些技术还会继续改进、提高,总有一天这个领域(指人工智能)会
对它们说再见,并转向更加基本的认知科学研究。尽管钟摆的摆回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是我相信一定有必要把统计技术和对认知结构的深刻理解结合起来。
不过好景不长,可能只是因为人工智能研究者们对其课题难度没能做出正确的
判断,也有可能是上帝为了让历史再一次证明盛极而衰是自然界的铁律。总之,过
于乐观的估计,即令全社会的资源蜂拥而至,也使得人们期望变得过高。时光荏苒,
当大家发现人工智能承诺无法兑现时,虚幻的泡沫便注定要破灭。研究经费的走向
是其最直接的体现,对人工智能提供资助的各种机构,如英国政府、美国政府、国
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和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等,都不约而同地对没有明确方向和实用
价值的人工智能研究终止了资助。随后,类似“人工智能即使不是骗局也是庸人自
扰的想法”的情绪和言论迅速从政府、研究机构蔓延到全社会,整个社会公众对人
工智能的前景从盲目乐观又转变为一种极度悲观和过分不信任的态度,这个阶段,
在人工智能历史上被称为第一次“人工智能的寒冬(AI Winter)”
人工智能第二次浪潮
由于结构和原理上天然的差异,计算机擅长处理许多人类无法处理的问题,
但是同时计算机也在很多人类毫不费力就能处理好的问题上停滞不前。人工智能
的主流研究方向从一开始死磕追求拟人化的通用智力,变为追求解决特定专业领
域的知识问题,这是无奈之举,但也是务实的进步,令原本虚无缥缈的目标看到
了可行性的曙光。知识工程的概念提出后,很快得到政府、科学界和社会的普遍
赞同,迅速演变为一个有明确的研究领域、跨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兴工程
• 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