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信息的脉络
P. 94
·信息的脉络·
斯和韦尔则把线路从华盛顿架到了巴尔的摩的普拉特街火车站,线路用纱线和沥
青包裹,悬在六米多高的木杆上。1844 年 5 月 24 日,莫尔斯发出了第一封电报。
一开始电报的通信量并不大,但莫尔斯却可以自豪地向国会报告说,一种工具可
以每分钟传输三十个字符,并且其线路“在任何人无意或恶意的侵扰下仍能岿然
不动”。从一开始,它们的通信内容就与法国远距离传讯者所熟悉的军事或政府
讯息大相径庭,甚至显得有些可笑。在英国,第一批被载入帕丁顿站电报本的讯
息是有关行李招领和零售交易的。
当电报业向普通公众敞开大门之时,人们还并不清楚,除了警察,还有谁愿
意花钱使用电报。在华盛顿,1845 年定下的费用是每个字母四分之一美分,而头
三个月的营收加起来还不到两百美元,而且甚至超过了电报公司管理人员的预期。
在一项技术应用的初期,这种情况似乎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随着新闻记者的加入,
情况逐渐有了好转。1846 年秋,亚历山大·琼斯从纽约给《华盛顿联合报》发回
了她首篇借助电报传递的报道,报道了美国海军“奥尔巴尼号”在布鲁克林造船
厂建成下水的新闻。而在英国,《纪事晨报》的一位撰稿人叙说了他首次用库克 -
惠特斯通式电报收到报道时的兴奋之情:
随着静止的针突然抖动,刺耳的警报声响起,新闻的第一部分传了过来。我
们一边兴奋地紧盯着我们朋友那向来沉默寡言的面孔以及那神秘的字母盘,一边
快速在我们的笔记本记下从大约一百四十多公里外传来的话语。
仅仅两年前还需要数天才能抵达目的地的信息,如今无论身在何处,分秒之
间就可以收到。这不是给传输速度带来两倍或者三倍的提升,而是跨越了许多个
数量级的阶跃。这就如同一道先前完全不为人知的大坝突然决堤,洪流顿时滚滚
而出一般。它所带来的种种社会影响,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意料,但其中有些影响
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注意和重视。人们对于天气的感知开始发生变化——毕竟作
为一个统称,天气是个抽象概念。谷物投机商们利用电报来相互传递简单的天气
报告:德比,多云;约克,晴;利兹,晴;诺丁汉,无雨但多云低温。“天气报告”
概念本身就是新鲜的,因为这需要对某个遥远地方的即时情况作出一些估计。
电报使得人们能够将天气看作一种大范围的、彼此相互关联的事件,而非一
种各地异常情况的杂烩。1848 年,一位热情的评论员说道:“大气的种种异象、
流星的神秘莫测、天象组合的成因和后果,不再会牵涉迷信,也不再会给农夫、
水手和牧羊人带来恐惧了。”
•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