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信息的脉络
P. 92
·信息的脉络·
有安培、高斯以及他的主要竞争者——英国物理学家惠斯通。然而,欧洲科学家
并没有发展出实用的电报技术。分析人士认为制约着电报技术的发展的两个基本
问题一是如何对信息进行编码,然后是如何把信息传得更远。莫尔斯的成功在于
他首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采用电路通断的次数表示数字,这种编码方式太缺乏灵活性,又缺乏效率。
例如,它只能对字典中存在的词进行编码,如果发送一个字典中不存在的词,它
就无法完成了。此外,传送一个数字,要连通 9 次,对于多位数,还要有一定的
时间间隔,如此一来,信息传送的效率就非常低。莫尔斯想到了另外一种针对每
个字母进行编码的方法,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莫尔斯码。
在莫尔斯电码中,他把电路的连通方式分为短暂的接触和长时间连通两种。
然后用这两种状态对 16 个英文字母和 10 个数字进行编码,如下图所示:
莫尔斯根据经验发现,对经常出现的字母用较短的编码,对不常见的字母采
用较长的编码,这样可以缩短一段信息整体的编码长度。例如,英文中最常用的
两个字母 E 和 T,他采用了长度为 1 的编码,而对不常见的 Q、X、Y、Z 等字母,
则采用了长度为 4 的编码。数字部分因为出现的概率相同,所有采用了相同的编
码长度 5。
需要说明的是,莫尔斯的编码方法并不是用电传递信息的唯一编码方式,还
出现过一些其他的互相竞争的替代方式,如查尔斯·惠斯通和威廉·库克合作发
明的“五指针”编码方式等。莫尔斯电码能够得到普及的主要原因是莫尔斯为这
种电码发明了一套非常方便使用的发送和接收装置。
莫尔斯电码表
莫尔斯做出来的首个设备很是错综复杂,它用到了发条、木制的钟摆、铅笔、
•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