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地铁轨道施工技术
P. 90
地铁轨道施工技术
三、施工工艺
第一,施工准备、基标测设、轨排组装运输、钢筋绑扎、轨排架设与普通道
床施工组织一致。
第二,道床浇筑:道床混凝土分为两次浇筑,先浇筑框架板下部的混凝土,
再浇筑两侧混凝土。
①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施工:浇筑框架板板面以下道床结构。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网、线路几何尺寸、模板支立、框架板四周泡沫、
板下弹性垫板、侧面限位弹性垫板,对损坏的进行更换或修补。并对钢轨、扣件
采取防污染措施,用编制袋等覆盖钢轨,用塑料袋等罩住扣件。每块道床混凝土
应连续浇筑完成,如遇不能接续浇筑的特殊情况,应在下次浇筑前清理接茬浮浆
并凿毛接触表面后方可再次浇筑。混凝土浇筑中,应保证框架板与周围现浇道床
之间的隔离空隙不得小于 10mm。
②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施工:浇筑道床面以上限位部分结构。
混凝土浇筑前支立高出框架板两侧道床立面模板,注意不能向框架板一侧倾
斜,保持垂直或者略向外侧倾斜,以免影响运营期间框架板的抬升。检查框架板
四周泡沫板及侧面限位弹性垫板是否粘贴牢固,对粘贴不牢固或没有泡沫板和弹
性垫板的进行二次粘贴。
③第一次混凝土浇筑的伸缩缝,延长至隧道边墙,清理基底垃圾,二次浇筑,
隐检合格后方可浇筑。振捣完成后道床混凝土表面进行 2 遍以上抹面处理,抹面
不平整允许偏差为 ±0.5mm。
④框架板盖板安装时应在盖板底部与框架板贴合部位设置缓冲垫,安装完毕
后应将盖板与框架板之间及盖板与盖板之间四周采用硅胶或玻璃胶粘贴牢固,以
避免盖板在列车通过时产生振动甚至挪位,影响行车安全。
第三,施工注意问题。
①为保证地裂缝与板缝重合,需严格控制框架板间缝隙。
②采用 12.5m 钢轨组装轨排,框架板布置有限位隼的一端位于小里程方向,
依次顺接。在地裂缝处,应调整限位隼临近地裂缝的板块方向,保证限位隼远离
地裂缝。
③一般情况下同一块框架板铺设不得跨隧道结构变形缝,困难条件下板缝与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