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171
第五章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研究
节中存在的危险源。因此,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分析系统,然后将系
统进行分解细化,以利于危险源的辨识。
2. 危险源的调查
公路隧道施工系统分析完成之后,需要对所分析的系统进行危险源调查。应从机
械设备设施以及措施施工材料、施工环境、从业人员的操作情况水平、事故应急处理
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这几方面入手进行危险源调查,以明确公路隧道施工系统中危险
源的类别。
3. 危险区域的界定
危险源触发安全事故有一定范围,而不是导致整个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事故,危
险源的影响区域即为危险区域。通常可以使用以下五种方法来界定危险区域:①危险
源的位置是固定还是移动;②危险源的形态是点还是线;③隐藏危险源的作业场所;
④存在危险源的危险设备;⑤危险源的能量形式。
4. 存在条件的分析
危险源所处的条件不同,所表现的危险性不同,其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和程度也
不相同。例如,在隧道施工中使用炸药的危险性比在路基施工中使用炸药的危险性强。
因此,存在条件分析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环节。包括储存条件、物理状态、设备状况、
防护条件、操作条件、管理条件分析等。
5. 触发因素的分析
危险源的存不代表事故必然发生,只有当达到触发条件时,才会导致安全事故。
在公路隧道施工系统中,触发因素主要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个人
因素和管理因素,而自然因素则是引起危险源转化的各种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其中,
人为因素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加强管理因素、控制人为因素、避免自然因素,
可以降低危险源触发事故的可能性。所以,触发因素的分析同样是公路隧道施工安全
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6. 潜在危险性分析
危险源释放出能量或者危险物质的结果就是引发安全事故,因而危险源所含的能
量强度以及危险物质多少代表着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能量包括电能、核能等,而危
险物质主要是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当危险源的能量强度越大,危
险物质的数量越多,表明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越大。
7. 危险源等级划分
对危险源进行等级划分就是对危险源的评价,一般按照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
转化为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划分。根据潜在危险性大小、预测控制的难
易程度以及损失程度划分的危险等级可分为:非常容易发生、容易发生、较容易发生、
• 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