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173

第五章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研究




                              第三节  公路隧道施工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在传统的 LEC 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安全生产管理补偿系数”,得到改进的 LEC 法,
               根据隧道施工所划分的六个单元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在“安全生产管理补偿系数”的

               研究中,本节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其中
               指标权重的求解是由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综合确定。最后,对依托项目每个评价单元
               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为第五章隧道施工安全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基础。

                   一、风险评价的意义


                   公路隧道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价就是查找和分析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
               和有害因素,预测和评估可能形成的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价分级,
               针对不同级别的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对策,有效控制风险,从而指导完善安

               全预防工作,确保安全施工环境,达到安全施工目的。具体说来,危险源风险评价的
               意义如下:在根本上提高系统安全水平、完成项目实施全程安全控制和优化安全管理
               方案和决策。


                   二、危险源风险评价的方法

                   在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同时也要运用合理
               的安全评价方法对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很多,包括:作
               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法)、矩阵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风险概

               率评价法(PR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故树分析(ETA)、事故树分
               析(FTA)、头脑风暴法等。隧道工程各评价单元危险严重程度因素和事故发生可能
               性因素决定了危险源事故的固有危险度。通过考虑安全管理补偿系数的影响,可以得

               到现实危险度。因此,本书对 LEC 进行介绍和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与完善,
               最终形成改进的 LEC 方法。
                   (一)传统的 LEC 方法
                   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常采用 LEC 法进行危险源的风险评价。LEC 评价法是

               对施工系统内具有潜在危险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通
               过计算得出每一项已辨识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值(D),从而对作业条件危险性进行
               评价。
                   传统 LEC 评价法的具体做法是: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风险条件暴露的频

               繁(E)以及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C)相乘,其乘积大小作为风险大小(D),
               其表达式如下:


                                                                                         • 161 •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