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0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240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电视新闻要做到真实,电视记者、电视编辑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具
            体而言,电视新闻采制人员在采访新闻当中,应该深入新闻现场,充分全面地了
            解新闻事实,努力摄取第一手声画材料。在编辑和制作新闻时,要顾及声音、画

            面等信息内容指向的一致性,不仅单一画面或声音是客观真实的,还要确保同期
            声、现场画面以及文字稿匹配后新闻信息整体的真实可靠。
                (二)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传播的时效,即新闻事实从发生到被报道传播开来之间的时间跨度。时

            间跨度长,时效性弱;时间跨度短,时效性强。时效是构成新闻的一个重要元素,
            时效体现的是新闻价值。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信息诉求上求快、求新的欲
            望越来越高,因而,时效性在新闻传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电视新闻与其他大众媒体新闻相比,其时效性有着更丰富的含义。一是新闻

            传播迅速及时。电视新闻凭借微波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网络数字技术等现代科
            技,在新闻传播中可以获得比其他大众媒体更为快捷的传播时效。有学者将电视
            新闻的时效性称作迅即性,以此强调电视不但可以报道刚刚发生的新闻,而且可
            以同步报道正在发现的新闻。而后者共时空的“现场直播”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

            时效性特点的报道方式。二是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时效
            性角度看,电视新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不断逼近新闻发生第一时间的
            历史。鲍列夫在其《美学》一书中提到:“电视就是因为带来了希望能当时、当
            日,以直观记录的形式,真实准确地传播并从思想和艺术角度加工当代生活的事

            实和事件的那种需要才出现的。”电视 ENG 采访方式的运用,大大简化了节目
            的中间环节,缩短了报道所需的时间,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时效。EFP 方式则进一
            步使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处于同步状态,带给人们第一时间目睹新闻事件的全新
            的心理体验。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卫星传送信号、网络辅助报

            道和现场直播等技术,使电视新闻能够通过天上卫星、地下网络进入千家万户,
            使新闻的时效达到了与事件同步的程度。
                尽管电视新闻传播有着报纸、广播等媒体无法比拟的时效优势,但仍需要传
            播者树立新闻时效观,重大新闻必须抢在第一时间发布。时效是一个变量。今天,

            受众对时效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一天前的新闻已经没有多少价值。时效是受众的
            需求,也是媒体竞争的重要方面。电视的优势技术占据着领先地位,直播已经成
            为电视新闻时效性的标志。



            ·228·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