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238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台共同建立起信息共享网络,期刊的人物专访内容可在报纸、电台、电视台进行
报道,实现内容的互补、信息量的增加,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此外,应掌握
新媒体平台内容传播特征和受众消费习惯,优化内容承载手段,比如在广播新闻
报道中可以会议论坛、面对面访谈、街头随访、双人主持报道等方式承载内容,
打破传统的单人主持、固定场所报道的模式;在内容选题上要贴近受众生产生活,
从用户心理需求角度策划内容,学会跟进热点、创新热点,活用网络热词,创新
语言、文本风格,在坚持正确新闻价值取向的同时,使新闻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四)增加新闻内容报道深度
提升广播新闻影响力,不仅需要从业者转变观念、更新设备和技术,而且需
要以内容质量取胜。内容质量的提升是媒体品牌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要提升内
容质量,不仅要求从业者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要求新闻内容有深度。新闻从业者
要具备敏锐洞察力,拥有发现、挖掘新闻的能力,能够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多维
度、深度分析,形成专题,提升影响力。新媒体时代,受众虽然拥有高效便捷的
信息获取渠道和丰富的信息内容,但信息消费碎片化,此外新媒体环境业态复杂,
内容生产能力参差不齐,信息质量缺乏标准要求,受众会出现审美疲劳。主流媒
体应该着眼全局长效发展,积极应用互联网思维,预见性提升内容生产质量,洞
悉受众在信息消费背后的切身需求。如针对“彭州山洪事件”,传统新闻传播形
式可能只是报道事件本身,但这样的报道信息与其他媒体大量重合,难以提升媒
体的影响力,需要进行深入报道,可以通过连线事件经历者以及相关地质气象专
家、消防人员、户外安全管理专员等对新闻进行探讨分析,从专业角度提出户外
安全、紧急逃生等相关建设性意见,让受众通过看新闻学到知识。在互联网思维
中,媒体是服务者,受众是消费者,受众更在乎内容是否有用、有利,而不仅仅
停留于“收到消息”。媒体长期坚持对新闻内容的深入探索,会加深受众对媒体
的印象,从而提升影响力。
(五)履行好舆情引领职责
广播新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履行好舆情引领职
责。从岗位职责而言:第一,要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遵循新闻工作的基本原
则,不哗众取宠、不过度娱乐,传播正能量,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第二,要将社
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社会影响,全面考虑新闻事件传播带来的社会效益,在此
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推动广播新闻健康发展;第三,要遵守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