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77
第三章 播音主持理论及其艺术研究
既能够完成信息传达的任务,也能够实现信息背后情感价值传达的目的。
(二)电视播音主持人副语言表现力分析
1. 营造氛围
副语言是以有声语言传播为基础的,为补充原有信息情感、揭示信息内涵、
否定信息观点、体现信息侧重点、引起受众关注而创作的肢体动作、表情、语气
语调、眼神等非语言符号的统称。相对于虚拟主播来说,电视主持人具有天然的
亲和力,在向受众传递信息时也可借助动作、手势、语气等营造浓厚的氛围,增
强受众对电视节目的代入感。
例如,电视主持人在播报乡村振兴战略主题报道时,一方面,要端正坐姿、
面带微笑,保持语言的字正腔圆,以彰显出本次报道的庄重性;另一方面,在报
道乡村振兴成就时,可适当提高语调、提升音量,借助肢体动作营造出积极向上、
欣喜欣慰的氛围,使受众随着主持人语调的提升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2. 眼神交流
因岗位职责所在,电视主持人在报道时不能融入过多的主观情感、情绪,加
之部分主持人面对镜头时表情过于呆滞,对稿件只是机械性地诵读,导致受众难
以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眼神交流是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副语言,也是电
视主持人必备的副语言。在报道时,电视主持人要根据报道内容把控好自己的眼
神,通过眼神自然地流露情感、情绪,以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报道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时,主持人要根据报道内容的切换通过
眼球的移动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在报道死亡人数时要从眼神中流露出对逝者的惋
惜之情;在报道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的举措与成就时,电视主持人要眼神坚定,向
受众传达坚信疫情终将被战胜的信念。
3. 微笑表达
微笑不仅仅是一种友善的表情,更是拉近主持人与受众间关系的副语言形
式。亲切、温和的微笑表情能够增强受众对电视主持人的信任感,彰显电视主持
人的个人魅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说新闻”之风盛行的新媒体时代,电视主
持人要在亲和与疏离之间寻找平衡点,既要维护主流媒体话语权、权威性,又要
使受众切实感受到主持人的温度与态度。因此,电视主持人一方面需要运用平民
口吻、借助生活用语体现电视节目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特征;另一方面要“适
当微笑”,把握表情的张弛力度,既不谄媚,也不高高在上,再配合手势、动作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