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81

第三章  播音主持理论及其艺术研究



             面的宣传教育。相比之下,传统播音主持人才的优势十分显著,他们在激烈的行
             业竞争中被选拔出来,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系统的知识储备、坚实的理论功底、
             规范的语言表达、较强的行业自律精神,具备媒体人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

             任感。同时,传统播音主持人有专业内容生产部门的强大支持,在业内具有先天
             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因此,初入短视频和直播领域就能够发挥名气优势,传递主
             流观点,传播官方话语,一定程度上削弱网络泛娱乐化的属性。现今新媒体用户
             频繁受到网络虚假信息、碎片化信息、低素质人群、网络冲突与网络暴力的困扰,

             亟须具有专业操守的媒体传递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因此,播音主持需要坚
             守专业优势,不断提高语言艺术和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守好专业底线,以党
             的舆论工作为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谄媚、不轻浮、不哗众取宠、亲切真实,
             以此凝聚群众力量,稳定产出优质的作品,提升受众审美鉴赏水平。

                 (二)深化理论造诣,拓展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
                 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不仅可以依靠广播电视发挥语言表达优势,也可以借
             助新媒体传播渠道发声,以缩短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播音主持艺术首先是语言的
             艺术,需要强调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尤其是面对新媒体的强势浪潮,大量民间主

             播涌现带来了极为庞杂的非正式、不规范语言,需要专业播音主持人拨乱反正,
             保持发音标准、语用准确、语法规范。新媒体时代呼唤主播个人魅力和个性化特
             征,在语言上体现为标志性口头禅、重复性用词等,专业播音主持可以借鉴这
             一方法,在规范表述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拓展,形成具有自我风格的作品,打
             破内容同质化的困境。同时要注意以故事性、劝说性代替说教,实现语言劝说的

             “软着陆”。播音主持艺术同时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其中包括播音主持人个人形
             象视觉和人物之外节目整体视觉。播音主持人可以将形体艺术用于新媒体创作,
             同时综合运用新媒体工具在文字、背景音乐、特效、AR/VR 智能技术等方面丰

             富受众的视觉体验,借助身份背景、声音、语言、字幕、视觉特效、演播节奏、
             演播风格等形成对受众的吸引力。
                 (三)做好媒体融合,建构多元服务范式
                 播音主持艺术要在传承中拥抱变化,顺应时代风向,做好与新技术、新平台

             的接续工作。当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接续主要依靠媒体融合来实现,但媒体
             融合不仅是技术上的融合,更应该是文化创作与信息服务商的多元融合。《2020
             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指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



                                                                                  ·69·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