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80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难以转型。新媒体语境中,专业播音主持在固有的训练规范与思维模式下凸显出
思想僵化、模式单一、应变能力不足等问题,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风向。
二、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艺术的传承接续
美国传媒学者麦克卢汉认为,电视已经大大延伸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但
是正如汽车弱化了它们所延伸的人类的腿一样,对于电视新闻的依赖或许已经削
弱了我们听到或者讲述自己的新闻的能力。同样,在新媒体时代,电脑、手机延
伸了我们获取多样信息的方式,也削减了信息纯度和我们对信息产品的筛选能力。
在这一现实下,人们更渴求短时间内获得更专业、更精准、更全面的信息,但由
于新媒体传播技术壁垒,多数专业播音主持人员在网络环境下缺位,让网络内容
产品泥沙俱下,不利于公众信息内容的获得和媒介素养的提升。在这一现实境况
下,具有基本的媒介素养、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知识储备的专业播音员、主持人需
要及时“补位”,以新媒体思维做好行业“把关人”“引领标杆”和“信息服务
方”等工作。
(一)坚守专业优势,以守正促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
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宣传思想战线正本清源的任务取得重大成效,
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并要求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守正即坚守正道、
追求真理,只有打好守正根基才能进行创新。在新媒体开疆拓土之下,网红主播
似乎抢占了播音主持原有的生态位,但网红主播的野蛮生长势必会损害播音主持
艺术,造成人们对播音主持评价的误解和偏见。首先,网红主播选拔门槛较低,
其入行评判标准主要看是否能够获得黏性受众,对道德伦理、艺术造诣、职业素
养等方面的考核并不严格。随着主播群体的不断壮大,确实存在价值伦理和社会
导向等问题。例如,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一些网红主播传播不实信息,2021 年河
南水灾中个别网红主播扰乱救援活动,这一切不理智、不道德行为是以流量和资
本驱动的。有专家认为,“新媒体时代视觉传播频频失范的原因,或逃不开消费
社会下的眼球经济、技术的滥用、媒体规范不健全、传播者媒介素养缺失这四个
方面”,这些问题多是伴随网红经济的兴盛而出现的。其次,网络流行文化的潮
流性、大众性和极端性会全面映射到网络主播的语言表现当中,使得他们在词语
选择、声音播报、语法使用上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在语言规范应用方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