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04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的最顶端,是打造玉米种植产业链的关键步骤。由于玉米植株的生物特点,导致
            其无法像水稻、小麦、大豆一样进行大规模机械化收割,通过培育适宜机械化的
            品种,这一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增收效率。例如,矮化高产玉米品种通过机械化

            收割,不仅减少了肥料用量、降低了管理难度,还可以在打通玉米产业链下游关
            节,加强玉米存储、青储饲料等企业的合作。现阶段,中国主要培育的适宜机械
            化玉米品种中,主要有 MY73、郑原玉 432、丰德存玉 13 等,品种适宜机械化技
            术的特点较为统一,如降低高度(穗位高度)、根系发达,抗倒伏、抗高温等。

                5. 其他技术
                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的其他方面,主要包括合理密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高产种植技术等,其应用效率高低,主要取决于能否因地制宜、
            遵循科学规律。从长期发展态势看,玉米种植管理技术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引

            入生命周期管理理论,进行全过程、全要素的玉米种植技术优化升级,可有效保
            障中国在有限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玉米产能与品质。
                综上所述,中国玉米种植现状正在好转,相关部门、经营主体积极地践行“藏
            粮于技、藏粮于地”的战略,现有的玉米种植新技术在应用效率上取得了不错的

            成绩,从稳固中国粮食安全地位的角度出发,仍要进一步夯实玉米种业、玉米种
            植、玉米加工等各领域的关系,尤其是玉米需求端的监控与管理,为提高中国玉
            米种植适应性提供科学依据。


                二、玉米机械化种植

                (一)中国玉米种植机械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首先,最先应用到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设备为玉米播种机,传统玉米种
            植模式下播种工作完全由人工完成,种子播种数量、密度以及间距等,均需要通

            过种植人员的主观判断完成,但是玉米播种机械设备的出现,在提升播种效率的
            同时,还减少了播种过程中的人力支出。且通过播种机械能够更为精准地控制播
            种密度和间距等,这极大地提升了播种工作的规范化。同时,也为后期玉米的产
            量打下了坚实基础,且玉米播种机的操作方式比较简单,其技术含量较低,在使

            用前种植人员要先清除机械开沟、播种等关键部位的灰尘以及泥土等;而后清理
            种子箱以及肥料箱内的杂质,并检查机械中的固件等,是否牢固后即可进行播种
            工作,在播种过程中应依据田间实际种植要求,调整开沟器等部位,确定开沟深



            ·92·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