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08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病变的,将晒干的种子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一方面有利于消除种子内部存
            在的有害细菌,另一方面还能够促使种子发芽,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在提前用药
            水浸泡玉米种子时药水的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会导致种子活力下降,不

            利于生长,过少起不到作用,会使得种子携带病菌,同样影响玉米种子的健康生
            长。因此,需要根据经验或者实验提前按照比例配好浸泡溶液,可以先选择少量
            的种子进行浸泡,然后观察是否出现异样,最后再进行大量的种子药水处理。
                5. 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

                玉米种子的种植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天气过热或者过冷都会造成种子的死
            亡,影响玉米的存活率。在春播玉米的阶段就需要尽早播种,选择土地地表温度
            在 10℃ ~12℃的时候,可以很好地为玉米提供发芽和生长的条件。播种的深度要
            统一规范,深度过深不利于种子冲出地表,过浅会使得地表的动物啃食。可以选

            择标准机车作为播种工具,既可以调节种植的间距,又能够使得播种的深度保证
            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种子的正常发芽和生长。
                (二)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要点
                1. 苗期管理

                在玉米苗期的时候要加强对玉米幼苗的管理,保证玉米幼苗能够实现苗齐、
            苗壮以及苗全,从幼苗期做好才能够保证最终的高产量。玉米种植农户需要在玉
            米发芽之后时常观察幼苗的情况,当叶片的数量到达 3~4 叶的时候,对幼苗进行
            间苗,到 5~6 叶时进行定苗,去除弱小的玉米苗,只留下强壮的,这样可以保证

            长大后的玉米的质量。同时,还能够避免幼苗与强壮的玉米苗争夺土壤中的养分,
            而在后期的生长中若出现了幼苗不成活的情况,则应该进行及时地补栽,充分利
            用土地资源。玉米幼苗在出芽的 17~20 天的时间内就会生茎了,此时次茎和主茎
            就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就需要对幼苗进行次茎的去除,为主茎的生

            长提供充分的养分供应。同时,在此阶段还需要对土壤进行施加适量的尿素和钾
            肥,促进幼苗的生长,并且适当的松土,为后续的除草工作做准备。
                2. 穗期管理
                在玉米苗的穗期就需要重点进行施肥的管理,要在拔节阶段和大喇叭口阶段

            进行施加肥料,这样有利于使得玉米的茎秆变得更加强壮,以抵御后期可能遇到
            的强风暴雨,同时施加一定量的氮肥还能够促使玉米苗的雌雄穗进行快速分化,
            施加的量不能过多避免出现烧苗。如果土壤的肥力较低时,就可以将肥料非为两



            ·96·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