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11

• 第三章  玉米种植及增产技术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保障玉米高产的一层重要保障,在玉米种植期间难免会遇到很多
             自然灾害,如干旱和洪涝灾害,这就需要人为地通过基础设施进行干预,及时排

             除天气给玉米生长带来的影响。例如,加强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的建设,这样就
             可以在极热的天气对玉米植株进行灌溉,避免高温晒伤玉米茎叶,同时也可以为
             其提供充足的水分。而排水设施可以及时排除农田间的积水,保证玉米植株根茎
             的正常生长环境。加强病虫害的防治设施的建设,如设立捕虫网、诱虫灯等,及

             时捕杀周边的害虫,以免影响玉米苞粒的质量。
                 5. 加强对玉米品种的选择和田间管理
                 要慎重选择种子,并做好前期的规划,加强田间玉米各个阶段的管理和病虫
             害的防治工作,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培养出高产量和高质量的玉米有利于解决
             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同时超出供应的部分可以出口到国外,促进经济建设发展。
             玉米种植户在种植时需要时刻关注种植期间出现的种种问题,创新和改良玉米高
             产种植技术,不断学习其他地区的优秀玉米种植策略,再结合山东省莱西市的地

             理条件以及气候特征等进行调整与改进。同时,要不断加强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方
             式方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良玉米品种,为种植出高产、高质的玉米而提供
             有效保障。


                 四、玉米种植与病虫害防治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玉米是十分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维护保障粮食
             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键作物之一。通常情况下,玉米对生长环境没有较高的要求,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能够种植。玉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以及独特的口味,能够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市场需求量较大。现阶段,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人们更
             加注重对各种虫害的防控,对虫害带来的损失也更加了解,但严重忽视了对玉米
             病害的防治。玉米病害类型多种多样。玉米青枯病、玉米穗腐病、玉米瘤黑粉、
             玉米大斑病、玉米空秆病等,都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会给种植人员带

             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玉米发生病害的原因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内部因素,主要是指玉米种
             子的遗传类因素,如品种不具备较强的抗逆性、玉米种子活性不足、玉米种子发



                                                                                  ·99·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