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00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加强种质选择、采用科学育种方法、规范市场秩序等工作,为玉米育种工作开展
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玉米育种效率与质量也能得到提高。
第三节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方法
一、玉米种植现状及种植新技术
小麦、水稻、玉米是中国的“三大主粮”,但在种植规模、综合产能等方面
分布极不均衡,根据农业频道公布的数据,水稻总产量已达到每年 2 亿吨、平均
每公顷产量接近 7500kg,位居世界第一。小麦总产量已超过每年 1.31 亿吨、平
均每公顷产量接近 6000kg,位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中国在小麦、水稻的“种、
管、收”三方面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相比之下,玉米种植现状并不乐观,虽
然 2021 年全国玉米产量为 2.72 亿吨,远超过水稻、玉米,但与排名世界第一的
美国相比,仅为其产量的 70%,每公顷产量方面的差距更大,2021 年全国玉米
平均每公顷产量仅为 6000kg,仅为美国玉米平均每公顷产量的 50% 左右。同时,
玉米增长的速度缓慢,自 2008 年至今,中国玉米单产增幅仅为 1% 左右;玉米
不仅是重要口粮,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是中国发展畜牧业、养殖业的重要支撑,
并且玉米在化工领域、轻工业领域、医疗卫生领域等也扮演了重要的“原料角色”。
从供应角度分析,2021 年小麦、水稻、玉米的总产量为 6.8 亿吨,其中玉米产量
约占粮食总产量的 40%,同年中国玉米消费量为 2.88 亿吨、进口占消费比约 9.4%,
这意味着接近 2000 万吨的产量缺口。
(一)玉米种植现状分析
1. 玉米种植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粮食作物泛指“五谷”,即水稻(稻)、黄米(黍)、小麦(麦)、
小米(稷)、豆类(菽),随着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更迭、口粮结构的更新变化,
现代意义上的粮食作物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水稻、小麦、豆类(主要是
黄豆)仍然被作为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品类,而黄米、小米已经被玉米、马铃薯替
代。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提出的“增粮科技行动计划”,未来将把玉米增产作为
一个重要的科研攻关方向,力争产量规模在 2025 年达到 2.87 亿吨、2030 年达到
3.22 亿吨,朝向世界第一的位置冲刺。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这一计划,是对党中央、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