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95

• 第三章  玉米种植及增产技术




             和先进育种技术运用,已取得了较好玉米增产增质效果。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玉
             米育种发展现状表现如下。
                 1. 育种数量明显增加

                 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品种已经有上千种,这些品种基本通过了品种审定委员
             会的评审,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一些玉米品种不仅生命力、抗病力非常强,
             而且实际产量可以达到 660 公斤 / 亩。另外,在一千多个品种中,有五百多个属
             于自交培育系列,不仅丰富了玉米育种的方式,而且增加了新品种的数量。

                 2. 种质改良扩增受到重视
                 随着玉米育种经验的不断成熟和国外先进育种技术的有效运用,人们传统育
             种思想也在不断改变,农户玉米种植中采用优质的玉米种子,种植改良研发的新
             品种,其成效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和认同。

                 3. 育种技术不断突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在玉米育种工作中也得到了
             广泛应用。例如,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到玉米育种中,不仅为玉米育种开辟了新
             途径,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为人们提供更高产优质、抗病力较强的玉米品种;又

             如,将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等转基因技术手段运用到玉米育种当中,不仅可
             以研发具有较强抗涝、抗旱和抗风的新玉米品种,还能促进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
             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玉米育种现存问题

                 现阶段,玉米育种工作开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 育种目的不明确
                 不同区域玉米生长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上同一地区的种植土壤有所差别,
             玉米种植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将其他地区优质玉米品种引进后无法取得预

             期效果。与此同时,开展玉米育种工作还容易受到地质环境、气候条件的因素影
             响,在不明确育种目标情况下开展玉米育种工作,也无法取得理想效果。
                 2. 种质资源缺乏创新
                 由于玉米种质资源缺乏创新,进而引发适应范围狭窄、推广面积不足等问题,

             特别是在玉米自交系方面,主要采用方法有系谱法、二环系等,虽然在对自交系
             进行改良后可以取得促进新自交系选育工作,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新品种遗
             传缺乏适应性问题也会逐渐显露出来,不利于玉米杂交种选育目标的实现。另外,



                                                                                  ·83·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