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7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27
• 第七章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2. 覆盖还田技术
将作物秸秆粉碎或整杆而直接覆盖在地表,直播作物是在播种后出苗前这段
时间进行覆盖,套播作物是在上茬作物收获前将下茬作物套播,再将收获的作物
秸秆粉碎或整杆进行覆盖。这种还田方式可以调节地表温度,减少地表水分的蒸
发,达到保墒的目的,秸秆腐烂后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 腐熟还田技术
农作物秸秆通过接种腐熟剂,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 pH 值条件下,进行
生物降解,转化成矿物养分、腐殖质及优质有机肥,起到了提升土壤肥力、改善
土壤结构、避免土壤板结的作用。另外通过接种腐熟剂,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增
加,吞噬了有害病菌,预防了下茬作物的病害,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生态进入一个
良性循环。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秸秆直接还田时接种腐熟剂,促进秸秆快
速腐解;另一种是将秸秆堆积接种腐熟剂,待秸秆基本腐熟后再还田。还田时最
好旋耕机配合深松作业,同时增施氮肥,以加快腐熟,增加秸秆的还田能力。
(二)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实用技术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就是将秸秆通过一定的技术(青贮、微贮、氨化、压块等)
处理后喂牲畜,是一种具有很高效益的秸秆综合开发实用模式。
1. 青贮技术
将收获后含水量约 60% 左右、含有一定糖分的作物秸秆粉碎,然后在青贮
池里一层层填紧压实,尽量减少饲料中的空气,并密封发酵。一个月后方可饲用,
饲用前要先检查饲料的质量。青贮饲料不仅保持了秸秆青绿多汁的营养特性,还
具有酸甜、芳香的味道,提高了秸秆的适口性。
2. 微贮技术
将作物秸秆粉碎,添加适量的精饲料和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贮存在一定的
设施(土缸、水泥池、塑料袋等)内,上面撒一薄层食盐,密封进行发酵处理。
微贮饲料发酵后产生一种酵糠类物质,松散柔软,具有芳香、酒味,提高了秸秆
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3. 氨化技术
将作物秸秆粉碎,每百公斤秸秆按照 5kg 尿素、60kg 水的比例配成溶液,
然后与秸秆充分搅拌均匀,将拌好的秸秆饲料放入窖内,填紧压实,秸秆高度要
高出地面半米以上,利于阳光照射,最后用塑料薄膜封顶,上边覆土压实,四周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