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2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32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盖免耕播种规程要求的作业效果,往往出现秸秆拖堆、苗带清洁度不达标、播种
深度不一致等现象,严重影响玉米出苗。改进和研制适合东北地区的秸秆覆盖还
田机具,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实现农机农艺结合,是保证东北玉米可持续
发展的关键要素。
(三)政府政策、补贴因素
政府对农户采用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的经济、政策激励不足。目前东北地区
针对秸秆覆盖还田的机械补贴比例小、覆盖面窄、机械型号有限、补贴手续较烦
琐且严重滞后。调研中发现,2018 年秸秆覆盖还田补贴在 2019 年 10 月仍未发
放至农户手中,大大降低了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购买秸秆覆盖还田机
械的积极性,不利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此外,缺乏秸秆覆盖还田
技术的综合激励政策。现有的秸秆覆盖还田补贴政策主要是以补贴机械为主,
且主要针对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要求规模化连片应用,2019 年黑龙江省对秸
2
2
秆覆盖还田补贴为 150 元 /hm ,吉林省补贴为 450 元 /hm ,均低于技术采用成
本。政府相关项目补贴存在误导和矛盾,黑土地保护项目支持秸秆深翻还田,
2
2
补贴 1500 元 /hm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支持秸秆打包离田,补贴 300 元 /hm ;吉
2
林省免耕播种作业补贴要求秸秆覆盖还田,补贴 450 元 /hm 。各项目之间不能有
效协同,大量有秸秆覆盖还田意愿的合作社为取得更多的补贴,不得不采用其他
耕种方式,不利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四)农户认知因素
农户本身对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的认识不够,采用积极性不高。虽然东北地区
有超过 50% 的农户认为秸秆覆盖还田不仅能降低秸秆外运、耕整地等农事操作的
成本投入,还能保护环境和提高农田土壤质量,但仍有 60% 左右的玉米秸秆用于
冬季农村取暖和饲喂牲畜。在缺乏技术信息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户对秸秆覆盖还
田技术的操作规程不熟悉,既不利于农户技术的理解和使用,也不利于社会组织
技术服务质量的提高,当出现因技术操作不当导致农作物生产出现问题时,农户
反而会认为是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本身的问题,进一步阻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秸秆覆盖还田的对策与建议
(一)因地制宜地推广不同秸秆覆盖技术模式
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采用相适宜的秸秆覆盖还田方式。东部地区,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