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7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47
• 第七章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理,以达到发电的目的。根据秸秆利用方式的差异,具体主要分为秸秆气化发电、
秸秆 / 煤混合燃烧发电、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随着秸秆发电技术逐渐完善,使得
该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发电项目。
(四)秸秆气化技术
通常情况下,所谓的秸秆热解气化主要指秸秆原料在缺氧的状态下,通过化
学反应气体燃料的能量转换过程。根据生物质的研究发现,其主要包括氧、氮、
碳等元素,当生物质原料在气化炉中燃烧时,由于炉子中的温度逐渐升高,燃烧
产生的气体与炽热的炭层反应,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可燃性气体,并且这种可燃性
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其中热解气化过程主要分为 4 个阶段,
即秸秆干燥、裂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其中秸秆燃气经过一系列的处理
后(除尘、冷却、除焦),可将其应用到具体民用取暖、发电等方面,为人们的
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秸秆能源化利用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
首先,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秸秆收储运作模式。鼓励那些有条件的地
方合理利用原有的粮储设施,包括场地和人员,来建设秸秆存储基地。鼓励企业
探索跟农户以及合作社等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找出新的合作方式,特别是农业合
作社要发挥其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设立“企业 + 经纪人 + 合作社 + 基地 + 散
户”的秸秆收储运机制,让其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政府跟秸秆利用企业以及收
储运组织之间要达成协议,发挥三方合理作用,建立市场化的秸秆收储运联合
体系。
其次,积极推广配套的秸秆收集设备。可以鼓励农民对秸秆进行打捆和压缩,
并加大秸秆收集设备的研发力度,推广高密度压缩,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
开发适合当地的农田 秸秆作业设备。要发展秸秆联合收割、打捆、存储运输等
机械化操作,这样能够相应的减少运输、存储等方面的成本。
最后,发展集约型秸秆收储运模式。建立专业的秸秆收储企业,鼓励企业建
立规模化的秸秆收储服务站,并投入设备进行防雨、防潮、防火等。并运用先进
的设备和技术来质检、粉碎、打捆作业,这样才能保障秸秆收集的质量。对于秸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