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42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全株玉米青贮相接近,仅粗蛋白质含量低于全
株玉米,约为全株玉米的 50%,而且用青贮稻秸替代 50% 的全株玉米青贮对荷
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Liu 等研究表明,含 7.5% 稻草干物质
的全混合日粮(TMR)青贮饲料,经乳酸杆菌和纤维素酶处理后,TMR 青贮的
pH 降低,其干物质的回收率增加,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反刍动物饲料。Xing 等研
究表明,用酶和孕育剂加酶预处理高粱秸秆可显著提高其干物质消化率,说明添
加剂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高粱秸秆青贮发酵质量。魏炳栋等(2016)研究发现,
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以 2 ∶ 2 ∶ 1 比例混合配制的发酵液
发酵玉米秸秆,然后进行肉羊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秸秆能显著提高
秸秆利用率,显著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和甲烷能损失,促进肉羊生长。
秸秆通过生物预处理可分解和矿化其木质素。但是真菌处理仍存在效率较低、
碳水化合物的损失较大以及停留期较长等缺点。
(四)综合预处理
单一方式的预处理都存在很多弊端,在生产实践中常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
预处理方式综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利用率。
1. 氢氧化钠 / 尿素预处理
对秸秆进行预处理过程中氢氧化钠可破坏纤维素分子之间的氢键,同时尿素
水合物可充当溶剂分子之间的氢键供体和受体,防止纤维素分子的再结合。另外,
NH3 和尿素还可破坏稻草的硅化角质层。稻谷秸秆经尿素预处理,能显著提高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瘤胃中的消失率。
2. 氢氧化钠、尿素和生物预处理
Dai 等在对稻谷秸秆的研究中,用鞘氨醇杆菌属 LD-1、4%/6% 尿素 -10℃使
还原性糖和葡萄糖的含量比单一 NU 处理提高 1.396 和 1.372 倍。20LC 下,氢氧
化钠与尿素(7%/12%)可完全溶解纤维素,产生再生纤维素。该方法还用于通
过纤维素溶解预处理来增强酶水解。
3. 碱预处理
和铁剂量玉米秸秆进行碱预处理时,可增加可及表面积,降低全纤维素聚合
度和结晶度,而且可破坏木质素结构,亚铁离子能够促进纤维素酶的活性。一般
情况下,选择硫酸亚铁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它通过将纤维素降解成可溶性的木糖
及寡聚糖,来促进纤维素的酶解,从而提高水解效率。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