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38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物秸秆填埋的间隔处理措施,该项技术可重复利用,既能满足作物秸秆全量还田
            需求,又能做到田块一次性深耕。
                (2)秸秆间接还田技术

                ①过腹还田。基于“种养相互结合”理念,将转化成家畜粪便的秸秆与重金
            属、抗生素一同在田间施入,但容易造成土地资源污染,威胁食品安全。②堆肥
            还田。秸秆腐熟剂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堆肥还田技术的应用效果,通过使用秸
            秆腐熟剂,能够有效加快作物秸秆降解,并为微生物繁殖提供所需养分,同时能

            达到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效果,是现今阶段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推广的秸秆间接还
            田技术。

                二、秸秆还田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秸秆还田技术的培肥效果研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向仍是以土壤的
            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等方面为主,并未深入研究此项技术应用过程中所产生
            的有毒物质对土壤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与土
            壤养分供应、作物养分吸收程度之间密切联系等,正是因我国农作物种类丰富,

            使得秸秆理化性质各不相同,再加上地域环境因素,继而对秸秆还田技术及配套
            设备的要求有一定差异。
                基于此,秸秆还田技术未来发展,除了需要重点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外,
            也要兼顾秸秆还田技术适用范围的扩展,并完善现有机械设备功能,其目的为提

            高设备作业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将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价值、推广价值最大程度
            上发挥。此外,注重符合秸秆还田技术特点的栽培技术研究与发展,发挥二者协
            同作用,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实
            现提质增效目标,积极促进我国农业生态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构建我国农业

            发展新格局。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应用秸秆还田技术,不仅有利于积极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
            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农作物大幅度增产目标。初期阶段的秸秆还田技术由于受到
            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虽然应用成效相对明显,但仍存在诸多技

            术应用局限,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使得秸秆还田技术得到一定优化,工艺处
            理流程更加便捷化、高效化,有效解决了实际应用中各种局限问题,全面推进我
            国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



            ·226·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