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9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39

• 第七章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第四节  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


                 一、秸秆饲料化的预处理


                 传统的秸秆饲料化预处理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物理预处理
             又包括最简便的机械加工、热加工以及盐化处理。化学处理包括稀酸处理、氨化
             处理、碱化处理和氨碱复合预处理。生物处理包括青贮、酶解、发酵。这些预处

             理虽然改善了秸秆的特性,提高了其降解率,但又存在能耗高、二次污染严重以
             及易产生发酵抑制物等问题。
                 (一)秸秆的物理预处理

                 秸秆的物理预处理研究较多,工艺相对比较成熟。机械加工是用机械设备将
             秸秆切割、粉碎,将秸秆搓成丝状或者条状,以增加饲料和动物消化液的接触面
             积,使其混合均匀,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以及动物的适口性。热加工处理则是利用
             热喷或者膨化技术破坏纤维素的结晶,撕断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的紧密联

             系,减少木质素对纤维素分解的障碍,增加接触面积,使纤维素消化酶以及微生
             物可以降解纤维素,从而增加动物的采食量,提高秸秆的消化利用率。传统的机
             械加工,秸秆的消化利用率还是较低,现在研究较多的是秸秆的热喷、膨化技术

             以及蒸汽爆破技术。
                 1. 热喷处理
                 秸秆的热喷处理是将初步破碎(或不经破碎)的粗饲料装入压力罐内,用
             1471~1961kPa 的加压,持续 1~30min,然后突然降压喷放即得热喷饲料。粗饲料

             经热喷处理后,纤维细胞撕裂、细胞壁疏松、细胞游离,物质颗粒会骤然变小,
             颗粒的总面积增大,从而得到质地柔软和味道芳香的饲料。而用 110℃ ~138℃的
             热蒸汽对毒饼粕进行热喷处理,可在数分钟内除毒,改善其适口性。热喷处理也

             可以降低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率、溶解度。热喷过程中可加入尿素等非蛋白含氮
             化合物,增加秸秆的营养价值。秸秆的热喷技术对蒸汽压力以及操作方法要求相
             对较高,代价较大,适合大规模秸秆的预处理。

                 2. 膨化处理
                 膨化处理是将含有一定水分的秸秆原料放在密闭的膨化设备中,经过高温、
             高压处理一定时间后,迅速降压,使饲料膨胀的一种处理方法。秸秆膨化处理后



                                                                                 ·227·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