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4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44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低 5% 左右。但经济成本投入较多,对技术操作的要求较高,不适合推广应用。
                2. 氨化方式
                对秸秆中的有机物,可进行氨化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反应作用,形成铵盐,

            水溶解氨形成氢氧化铵。这种处理可使秸秆的结构发生变化,秸秆内部的含氮量
            增加。该法主要使用的氨源有氨水、硫酸氢铵、尿素和液氮等。含氮量少于 1%
            的粗纤维饲料,通过氨解反应可促进消化和吸收,可将整体消化率提升 22% 左右。
            对氮可按我国规定的标准用量使用,将其控制在 3% 左右,整体的含水率在 43%

            左右,通过加工成为秸秆氨化饲料。
                3. 碱化处理方式
                该法常用的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用 1.5% 的氢氧化钠溶液,
            与秸秆按 1 ∶ 1,浸泡 36h 左右,效果最佳,完成浸泡后需要将其清洗,其饲料

            的消化率在 30% 左右,但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清洗作业的步骤和时间,通过加强
            控制,减少污水的数量。还可用 4.5% 的氢氧化钠,将其配成 35% 的碱溶液,喷
            洒到秸秆上,这种加工和处理方式,减少污染和破坏,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也
            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4. 酸贮加工技术
                通过喷洒酸性物质,并使用适当磷酸,来进行饲料的贮藏,并加入适量的芒
            硝,促进乳酸菌的提升,保证饲料的营养,避免细菌的侵袭,该方式的使用效果
            较好,简单便捷,且消化率较高,口感较好,但资金投入较大。

                (二)物理加工
                物理加工就是使用揉搓加工的方式,将秸秆进行转化,根据反刍动物的进食
            需求,进行调整,并通过使用添加剂等材料将其进行混合,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品
            质,保证其消化率,提升饲料的口感。还可以将其进行颗粒化处理,促进采食数

            量的提升。该技术方式在使用时,精细化程度较高,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整体的经济效益较高。其使用优点较多,通过将秸秆原料进行处理,改变其长度
            和硬度,减少饲料的浪费,促进消化和吸收,并促进秸秆利用率的提升,其实用
            性较强,投资成本较少。还可进行压块处理,是将秸秆等进行压制,缩小其整体

            的面积,减少占地空间和面积,通过配合相关设备的使用,减少秸秆原料的损耗
            和消耗,降低经济损失,延长秸秆的存放时间,稳定其营养成分,促进饲料的生产。
            该加工方式实现的压缩比例为 1 ∶ 5,可以有效减少原料运输时间和成本,降低



            ·232·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