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5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245

• 第七章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经济投入。压块技术需在高温状态下进行处理,方便进行消化和吸收。在具体加
             工过程中,秸秆的湿度应控制在 17% 左右,加工温度在 100℃以上,停留 13s,
             可以使用营养调加系统,稳定秸秆饲料的营养。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的流程进行

             工作,将秸秆粉碎后,使用输送机输送,并进行营养添加,使用的设备有搅拌机、
             除铁器、压块机,通过搅拌机的使用,将秸秆中的金属物质进行祛除,在搅拌后
             进行挤压作业,并使用冷却系统进行输出,并做好晾晒工作。在其经过风冷后,
             根据规定的数量,将其进行包装,方便使用。

                 (三)生物加工
                 在生物加工方面,工作人员应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进行农作物秸秆处理,利用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提高饲料的营养,保证技术加工的效果。在使用微生物加工
             法时,可以采用微贮技术,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先对秸秆进行处理,再加入微生物

             发酵剂确保其搅拌均匀,然后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待其发酵后,可形成高品质的
             饲料,此加工方式的优点是经济成本低、收益高、消化率高和保存时间长。采用
             该技术加工,需要将其切成长短 4cm 左右,在放入窖底时,辅放的秸秆厚度在
             25cm 左右,使用菌液水对其进行喷洒,并做好压实处理,然后再进行铺设和喷洒,

             至窖口时要注意封口操作,注意将位置控制在离窖口 45cm 左右的位置,在完成
             该操作后,进行压实,并撒上食盐,保证饲料的质量。对食盐的用量要控制好,
             避免出现发霉状况。最后,盖上塑料膜,塑料膜的厚度应在 0.25mm 左右,并对
             其进行覆土,从而保证饲料品质。在开窖时,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具体的操作要求,

             避免其同空气相接触,这样便可保障饲料的品质和应用成效。针对秸秆的处理,
             通过发酵可转变秸秆中的脂肪酸和乳酸,并有效降低pH值,提高整体的抑制效果,
             延长秸秆的保存时间,确保其使用效果。
                 除了微贮以外,青贮也是生物加工的重要形成,在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

             要求进行,保证其使用的效果。通过形成稳定的酸性环境,减少微生物的滋生和
             出现,从而延长饲料的保存时间,便于动物的消化和吸收,促进营养成分的增加
             和提升,其饲料柔软多汁,味道浓郁。针对该技术的使用,需要为其提供厌氧的
             环境,在加工时,进行揉丝、打捆和包膜操作,其发酵的时间应当维持在 5 周期

             范围之内,整体的吸收效果较好。在挑选原料时,选择糖分含量较高的秸秆青贮
             的效果较好。对秸秆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 70% 左右,因秸秆的不同,含水量
             会略有不同。需要将秸秆原料进行切碎,长度为 1.5cm 为采食提供便利,并稳定



                                                                                 ·233·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