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67
• 第二章 小麦种植及增产技术
3. 规范提纯复壮技术措施
(1)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
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小麦提纯复壮技术措施,其流程主要
包含选穗、穗行比较、混系繁殖 3 部分。其中,选穗是指在小麦成熟时通过种子
田或大田选择优质单穗。通常在小麦收获前 3 天左右且旗叶未干枯时,选择田间
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株高和成熟度一致、具备本品种典型性状的穗,通常 1 亩
穗行圃需要选 1500 穗左右。将选好的穗从小麦植株穗节处剪下,按照每捆 100
穗的标准进行打捆处理,将打捆好的麦穗进行标记,并记录好信息。将麦穗晾干
后,需要通过单穗鉴定来对麦穗品质进一步加以检查,并将其中的混杂及不良单
穗剔除,对余下的单穗进行脱粒处理。之后需要对种子性状进行筛选,确保最终
被选作三圃制生产的单穗均具有良好性状。将每个单穗的种子进行分别包装,并
将同一品种的种子进行集中包装,将种子保存于适宜的环境下即可。而穗行比
较则是指在小麦播种的时期,将保存好的种子进行播种,按照顺序采取每穗种 1
行,每隔 19 行种 1 行本品种最好的种子进行对照,从而对穗行进行比较。在选
择穗行圃时要确保地力良好且无杂麦。穗行圃的行距、株距及行长通常分别设置
为 25~33cm、6cm、1.5~2m。在穗行圃中的植株生长的过程中进行评选,将其中
的杂劣穗行标记出来,并在收获时先对杂劣穗行的植株进行收获后作为粮食,而
非杂劣穗行则需要进行混合收获处理,并在晒干后保存好。至于混系繁殖,则是
将穗行圃中收获的混收种子播种于良种圃中,并在高质栽培、加速繁殖后生产原
种。总体来看,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程序具有周期长、耗资大、品种性状易偏移
等问题,导致其虽然目前具有较广的适用性但需要探索更为优质的良种繁育模式。
(2)四级良种繁育程序
四级良种繁育程序需要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将其播种于原原种圃中或者育
种家的保种圃中,且这两个圃中的种子在繁育程序中具有同等功用。之后将原原
种圃或育种家的保种圃中收获的种子播种于原种圃,再将原种圃中收获的种子播
种于良种圃,最后将良种用于大田生产。该良种繁育程序的优势在于能够保障品
种遗传稳定性,不会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进行筛选和繁育,一般不会出现遗传漂
变现象,而且世代周期短也导致基因突变很难于群体中存留及发挥作用。总体来
看,四级良种繁育程序在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及纯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目前
有着高度推广和应用价值的小麦良种繁育模式。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