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71

• 第二章  小麦种植及增产技术




             相关指导,极易导致农民盲目引种。部分地区受土壤条件的制约,未能给种子提
             供适宜的生长条件,极易导致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多种病害问题,进而阻碍农
             业生产的发展。

                 (一)选择优质小麦品种
                 播种之前,要挑选质量较好的品种,重视对试验田的消毒工作,避免杂草生
             长,及时排除影响作物生长的不良因素。对成功育苗的作物,要采取有效的病虫
             害防治措施,提高优质、高产小麦的萌芽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提高我国小

             麦的整体质量。我国小麦品种较多,要想提高小麦产量,必须详尽分析种植地的
             气候和地理环境,科学合理育种。
                 种植小麦前,要选择优质品种,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
             方法,提高小麦产量。通常情况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小麦发芽率可达 90% 左右,

             对提升我国小麦产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二)选择种植田地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种植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轮作,避免出
             现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品种的现象。轮作是指在同一片土地上轮流种植不同

             的农作物,如玉米、花生和大豆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在选择小麦种植地时,应优先考虑地势较高的田地,最大程度提高灌溉的便
             利性,保证土壤肥沃,将小麦种植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种植人员需结合上一次
             种植农作物的特质,采取相应的土地处理手段,如果上茬种植玉米,需碾碎玉米

             茎秆。在下一次播种之前,先将小麦种子撒在土地表面,再将土壤和种子混合,
             将种子埋入土壤中。
                 同时,种植人员需科学整地。当前主要有两种整地方法,分别是深耕与深松。
             深耕整地时,深度应小于 30cm,翻耕之后需及时压制土壤。采用深松整地方法时,

             深度应始终保持在 30cm。
                 (三)整理土壤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从土壤中汲取水分和养料,种植人员在选取种植土壤时,
             应充分考虑小麦的具体生长需求,确保水分与养料充足,促进小麦健康生长。种

             植人员需采取合理的手段,科学开展土壤整理工作,具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结合农作物生长需求,定期向土壤中加入适当的营养素,保持土壤优质。
             第二,保证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和养料,改善小麦生长环境,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59·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