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63
• 第二章 小麦种植及增产技术
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种业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品种创新要对接市场的需求、反馈。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
小麦品种类型需求更加多元化,特别是优质、专用品种需求量大幅增加。只有实
地调研小麦种植户、下游加工企业及消费者等对新品种的具体需求,再根据市场
信息反馈,确定育种目标与方向,才能选育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重大品种。为
实现品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一部分小麦创新资源、人才、资本,应向头部小麦
种业企业倾斜、聚集,让企业承担把品种做强做优的任务,推动小麦优势企业成
为创新主体。以加快培育一批优质、高产、抗病的重大新品种,以及配套的绿色、
高效、生态种植技术为目标,提升种质资源利用、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效率,推动
小麦种业高质量发展。
2.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推进小麦种子市场健康发展
高质量的种子是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推
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进一步强化小麦种子市场监督管理,规范种子市场经营秩序,
保障小麦生产用种安全。一是推广的品种必须具有“一优双高双强”特征,即优
质、高产高效、抗逆性强、适应性强;严格品种真实性的审查。二是加大监督检
测和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小麦品种套牌侵权、未审先推、制售假劣种子等违
法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现代种业发展环境,保障农业用种安全,维护种子生产
经营者、使用者合法权益,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
代种子市场体系。
3. 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种植,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种植,是在准确定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依照合同约定
进行生产,并完成农业生产经营产销的全过程。订单农业具有增加农民收入、促
进产业升级、提高市场化程度等战略意义。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种植是主动适
应市场消费需求、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实选择。把优质专用新品种培育、技
术创新与推广、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产品开发与特色品牌打造等全产
业链发展模式,作为小麦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推动小麦由“高产为主”向
“量质并重、提质增效”转变。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优质专
用小麦订单种植,就是从供给端发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值、农民增收、企
业增效、农村增益的新格局。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