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87

• 第三章  玉米种植及增产技术








                          第三章  玉米种植及增产技术




                                    第一节  玉米生长发育


                 玉米,也叫包芦、玉茭、苞米、棒子、粟米、玉麦、芦黍、苞谷、麻蜀棒子

             等,为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作物植物,属于根系作物,地下节根是根系主
             体,入土较深;茎秆由节与节间组成,呈圆筒形,组织坚硬;玉米叶由叶片和叶

             鞘组成;花序雌雄同株;籽粒常呈黄色、白色、紫色。玉米的品种类型很多,按
             用途分,有粮用饲用品种、菜用品种(包括糯质型、甜质型、玉蜀黍笋型)、加
             工品种(甜玉蜀黍、玉蜀黍笋)、爆粒型品种(爆米花专用品种)等。玉米作为
             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有极大意义。


                 一、玉米生长发育的研究

                 (一)形态结构的研究

                 玉米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穗、粒等生殖器官的分化发育,在全生
             育过程中的表现有明显的主次关系。玉米叶对不同器官建成的作用,主要取决于
             其合成养分输送到各器官的数量。由于不同节位叶的面积有大有小,功能期有长
             有短,光合效率有高有低,与不同节位叶工作期间相对应的主要生长器官又不相

             同,故不同节位叶对器官建成的作用就有主次之别。
                 玉米 1~5 叶为基部叶组(根叶组),叶面积最小,功能期最短,叶面积持续
             期最低;6~12 叶为下部叶组(茎及穗分化叶组),三组数剧增;13~16 叶为中部

             叶组(穗粒叶组),叶面积、功能期和叶面积持续期都达到最大值,叶间差异较
             小;17~21 叶为上部叶组(粒叶组),三组数值均下降。
                 玉米生育周期中,生长中心和供长中心在有序地形成和转移,表现出自身的
             特点。在苗期,生长中心先是根系,后转移到叶,供长中心是基部展开叶。

                 玉米果穗穗位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也最大,从果穗叶向
             上和向下两端延伸,距果穗叶片越远,光合强度越小,对籽粒产量作用也越小。



                                                                                  ·75·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