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88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二)解剖特性研究
                维管束系统是高等植物体内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在植物体的生
            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玉米叶片解剖结构上看,维管束呈长椭圆形,由维

            管束鞘、韧皮部、木质部及韧皮薄壁组织组成。维管束为外韧型,中央有 3 个大
            导管,呈 V 字结构,韧皮部位于 V 字开口中,由一群细胞壁薄、个体较小的管
            胞和伴胞组成。维管束周围有一圈细胞壁加厚的小的厚壁组织,为维管束鞘。韧
            皮部是其中输导光合产物的主要组织,是有机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维管束面积

            大,说明运输通道畅通,运输快,韧皮部面积大,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

                二、玉米的生长习性

                玉米的花果期在秋季,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具有很强

            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较好的环境适应性。
                (一)全生育期
                从播种到新的籽粒成熟为玉米的一生。一般将玉米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天

            数称为全生育期,从出苗至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生育期长短、产量高
            低与品种特征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某一品种整个生育期间所需要的活动积温(生育期内逐日≥ 10℃平均气温
            的总和)基本稳定,生长在温度较高条件下生育期会适当缩短,而在较低温度下
            生育期会适当延长。生产上一般划分为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 5 类。

                旱作玉米区种植方式以玉米单作、春播为主,由于土地幅员辽阔,生态条件
            变化明显。无霜期由北向南递增,玉米主要种植区的无霜期 130~180 天,活动积
            温由北向南递增,平均在3100℃左右;春玉米生育期差别较大,一般在100~135天。

                (二)生育时期
                玉米一生中,外部形态、内部生理及代谢均会发生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
            称为生育时期。当 50% 以上植株表现出某一生育时期特征时,标志全田进入该
            生育时期。












            ·76·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