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119

第五章 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



                 (2)水源地保护
                 如工程位于水源保护区的周边,在进行施工场地布置时,应确保施工生产生
             活区和弃渣区避开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施工期间应加强监管,规范施工工作的开

             展范围,在土料场、施工边界设置施工范围警示牌;对水源保护区进行围挡防护,
             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2. 防治水土流失
                 (1)主体工程区的防治要点

                 主体工程施工前做到表土分离,施工中对临时堆放的表土采用袋装土临时拦
             挡,防尘网临时覆盖,施工后依据立地条件选择优质的苗木草种,做好淤区顶和
             边坡的生态防护。
                 (2)土料场的防治要点

                 施工单位根据料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主要采用坡面防护、设置截
             水沟、覆盖表土等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土料场在取土过程中,会破坏原有地
             表的自然坡度,形成裸露坡面,所以应对裸露坡面进行削坡,并覆盖上在清基过
             程中临时剥离的表层土,经土地整治后再恢复植被,并在开挖的坡面坡顶设截水

             沟,防治水土流失。
                 (3)弃渣场的防治要点
                 弃渣场采取设置拦挡、排水、护坡、土地整治等水土保持措施。弃渣工作严
             格按照表土剥离、弃渣压实、临时排水、表土回填、绿化复耕的施工顺序进行。

             在弃渣期间,始终保持弃渣场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临时修建必要的排水设施,
             并与永久性的排水系统相连接,且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堆渣后回填表土,表面
             采用推土机进行土地平整,平整后顶面坡度及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坡面按要
             求进行绿化防护,确保植被恢复。弃渣场防治可有效稳定边坡,改善土壤肥力,

             避免因弃渣下泄而引发的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
                 3. 维护水生态平衡
                 (1)动植物保护
                 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实施动植物保护动态监测。尽量减小工程施工对动植物

             生存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段、时序,避开鱼类产卵繁殖期。在
             鱼类产卵繁殖期,不得进行抛石等影响鱼类繁殖的施工作业。施工结束后,对工
             程占压水域就近种植水生植物,恢复产粘性卵鱼类的产卵场。



                                                                                 ·105·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